解读《霸权之后》基欧汉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新自由制度主义
基欧汉其人及其学术经历
在当今美国国际关系学界,有两位堪称执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之牛耳的学者,一位是西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肯尼思·华尔兹(Kenneth Waltz)教授,他以《人、国家与战争》和《国际政治理论》两本书奠定了在整个国际关系学中的大师地位;而另一位,就是美国东部杜克大学的教授,美国政治学会前任主席[1]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 Keohane)。后者以《霸权之后》一书而蜚声学坛。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论著作被征引的频率,最高的除了华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以外,当数基欧汉的《霸权之后》一书了。二十多年来国际关系学界影响最大的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neo-liberal institutionalism),也是与基欧汉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罗伯特·基欧汉生于1941年,年仅25岁即获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在哈佛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基欧汉的导师是著名的欧洲问题研究专家雷蒙·阿隆(Raymond Aron)的学生斯坦利·霍夫曼(Stanley Hoffmann)。从哈佛毕业时,他放弃了在哈佛工作的机会,来到斯沃斯莫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在那里,他曾与华尔兹共事过一段时间。1973年,基欧汉开始任职于斯坦福大学政治系。在斯坦福大学,他与当今美国政府外交政策的重要智囊人物约瑟夫·奈(Joseph S. Nye)建立起成功的合作关系,同时成为著名的《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杂志的编辑之一。1981年到1996年,基欧汉先后任教于伯兰德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和哈佛大学。1996年,基欧汉受聘于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并任教至今。基欧汉是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曾经两度当选为美国国际关系学会主席,1999年,他还被一致推选为美国政治学会主席。
基欧汉的学术专著不多,除了与奈合著的《权力与相互依赖》以外,《霸权之后》一书是其最重要的学术代表作。另外,他还发表了三十多篇极有分量的学术论文,其中一部分被收集在他的国际关系理论论文集《国际制度与国家权力》一书中。[2]1979年,他与奈合著的《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被公认为20世纪70年代西方相互依赖理论研究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3]在这本书中,两人对国际相互依赖关系中所存在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特征,以及国际相互依赖关系中的政治过程作了精彩的阐述;也正是在这本书中,基欧汉和奈开始提出在复合相互依赖的政治现实中,各个议题领域中的机制对管理国际相互依赖所具有的独特的意义。1984年,基欧汉出版了《霸权之后》一书,这本书为基欧汉赢来卓著的声誉,该书不仅对当时流行的霸权稳定论给予了有力的批判和修正,更重要的是,它对推动此后的国际制度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并使国际制度研究占据了基欧汉后来学术研究的中心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基欧汉还独立或合作编辑了许多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论文集,这些文集,如《跨国关系与世界政治》(1971),《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1986),《新的欧洲共同体:决策与制度变迁》(1991),《观念与外交政策》(1993),《冷战之后:欧洲的国家战略与国际制度(1989—1991)》(1993),《国际化与国内政治》(1996),以及最近将出的《合法化与世界政治》等,都领导着不同时期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趋势,其所撰写的序言、结论以及设计的编书方案,对推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4]例如他与奈在1971年编辑的《跨国关系与世界政治》一书,试图解释跨国互动与跨国组织对国家间关系和国家内部政治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5]这本书所发展出来的跨国关系的研究范式(transnational relations paradigm),对今天的国际关系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