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不可替代,就要无可取代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获得的最多的一类奖状就是“三好学生”。一年级到四年级每次都获得这个奖励。不难想象,在四年级下学期意外落败时,我哭得昏天暗地,觉得世界末日到来了。
现在想想当时自己真是傻得要命,为什么那么在乎一个所谓的荣誉。可是在一个小孩子的世界里,受到同学羡慕、老师表扬的满足感和虚荣心就是那样重要。
“三好学生”本身就是悖论,这个“三”是虚数,指的是各方面都好——我们的教育一直强调要全面发展,综合提高,要做一个每个方面都优秀的人。可事实是,样样都会的背后是样样稀松,杂家也意味着很难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全面发展的代价通常不是全面优秀而是全面平庸,这个世界上,真正出彩的往往是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人。
全中国的三好学生有太多,但辍学写书能影响到一代人的韩寒却不多。每年毕业于导演专业的优秀人才很多,非专业出身拍电影却能获得数亿票房的郭敬明却很少。可悲的是,家长和教育者总是希望我们能达到全面的完美。这样的人,走上社会以后却常常会发现,自己的竞争力在逐渐消失。社会上有两种人才,一种是了解所有事情的一些,一种是了解一些事情的所有。那些在第一层次的基础上又能兼具第二层次的人,通常都成为了人人仰止的专家或者某领域的翘楚,到哪里都会成为组织需要而不是跪求组织的人。
自媒体脱口秀《罗辑思维》的主持人罗振宇,曾经是央视《经济与法》《对话》等节目的制片人。从央视出来的他,一直强调U盘化生存的概念,即个人不依附于任何组织,基于兴趣,打磨专能,可以与其他人进行时时协作,在市场中找到个人定价,即“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他让我了解到,一个人即使没有组织,即使靠自己的“手工作坊”也能做大做强,互联网时代强调的就是这种U盘式的核心竞争力。
和罗振宇的交流还有段有趣的故事。2014年5月,他来北大做讲座,我早早来到礼堂里等待。这位对我来说是大叔级的人物,一个半小时的演讲逻辑清晰、思维缜密,整个演讲浑然天成,让我佩服不已。我并不希望成为他的脑残粉,在最后的提问环节,当大多数人提出的问题是“罗老师我可以和你合影吗”“罗老师,我可以请你签名吗”时,我问了三个自认为深刻的问题。
“第一,罗振宇老师,今天你看到这么多人出现,对您这么崇拜。您一直强调要做有独立人格的人,要不被他人所左右或左右他人,不随意盲从。但是今天您又发现了现场有这么多人对您疯狂地崇拜,您的感想如何?
“第二,罗老师,您刚才讲到当今社会读书是没用的,书籍作为一个信息的媒介已经被其他更有趣的媒体,比如网络、视频等所取代了,读书是比较低效的获取信息的行为。要是按您所说,从信息获取层面来讲,读书确实不是最高效的方式,但对于锻炼一个人的大脑,让他有批判性思维是至关重要的。书读得越多,人就会越加理智。您讲的读书无用论是不是有些偏颇?
“第三,您一直强调小组织、个人小作坊的成功。又说要把《罗辑思维》这个品牌做十年。小组织往往做到最后要么消失,要么变成大组织。您现在反对大组织的企业,那十年后,《罗辑思维》会怎样?会不会成为您所讨厌的那种东西?”
这三个问题,可能是当时现场最复杂的三个问题,这也是我之后获得机会和罗振宇以及他的团队结缘并有所交流的原因。他的回答也让我印象深刻。
对第一个问题,罗振宇表明自己是超级自由主义者,现场来多少人,无所谓。大家因为喜欢本人还是思想都无所谓,只要人能来聚到一起,是一个好的聚会就令人开心。至于崇拜与否,他已经独立到不在乎听众的内心,只关注行为。第二个,他当时说,我的理解可能有所偏差,他还是像知识分子一样,不会完全否定,表示“君子和而不同”。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更有趣:一切将发生的事既然都必会发生,那么,让一切慢慢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