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羡慕的一切逆袭,都是有备而来
有次和电台的朋友聊天,聊到一个刚从电台出来的拿到一大笔投资的自媒体人。
我说:“她是你原来的同事吧?她有什么特殊之处吗,感觉就是写了个公众号,然后写着写着一下子就火了?!”
朋友说:“写着写着就火了?我给你讲讲她是怎么火起来的。”
原来在台里的时候,这位自媒体人做的是一档很稳定、很文艺的节目。台里顺应外界趋势,设立了一个新媒体部门,那时候还属于边缘部门,没人知道这个该怎么弄,也没人愿意去。
这位自媒体人知道后,便立刻申请从原有岗位调离到新媒体部上班。很长一段时间里,整个部门都只有她一个。她一个人表现得像一支队伍,在日更的频率下,每天坚持自己写、自己编辑排版、自己对接所有的外联、业务拓展工作。
当然,她也得到了一个人在大平台的早期做这件事的红利:初步打造了个人品牌(虽然那时特色尚不鲜明),学到了新媒体创作运营的宝贵经验,以及把所有合作的关系里的联系人都逐步转化为了自己的人脉……
随着新媒体事业的发展,她部门人员开始越来越多,她一边做着原有工作,一边开始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最疯狂的时候,她同时在近十种平台开设个人栏目,保持每周二至三次的更新频率。
朋友说,这位自媒体人大概在那时候就开始思考,怎么找到自己的独特定位,她擅长的是婚姻情感类话题,但这类话题最容易被做“滥”,于是她开始辅修心理学课程,参加各种相关培训,“几乎每个周末的课上,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她就这样一直做到拿了投资,离开了台里。所有同事都大跌眼镜,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怎么会是她?!
作为一个文笔、外形、音色都并不出众,还有些特立独行的人,看不上她的人很多。但震惊之余,大家又忍不住去想:她在大家没有注意到的时候就已经那么拼了,有这样的成绩,也没什么好意外的。
我朋友还讲了一件令她印象深刻的事。有次她和这位自媒体人一起参加慈善晚宴,当时许多互联网界的大佬们也都在,桌上的人要轮流介绍自己,轮到自媒体人,她毫无怯意地站起来,非常自信地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曾经是某某电台的主播,而我现在的身份是一名女性新媒体创业者,我的公众号是……”
朋友说:“到了那种场合,我就做不到像她一样侃侃而谈,我会担心在座其他人都是垄断流量和某个领域的大佬,我自己做的那点儿小事,在人家眼里算个什么呀,哪里敢当众这样说!”
无论是毫无怯意的交流,还是自然淡定地说出自我介绍,看上去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背后却必然是刻意练习的结果,比如如何能临场不乱、如何能在强势的人面前还保持自信和风范……这些都是长期练习和经验的积累。而那一连串的自我标签,既能抓住别人的注意力,又能展现她自有的特点——看上去顺嘴一说,其实也一定经历过精心的挑选、打磨和排列。
这个时代,像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任何一个看上去“自然而然”做了什么事,却突然就成功了的人,如果深挖他做过什么或做了多久,就会发现原来我们之前只看到土地上开着一朵小花,而地下却可能有绵延数里的庞大根系。
有次和图书编辑聊天,说到一个“90后”的百万级作家,当时他的作品和个人背景,在同期的作家里并不特别出色,但他比其他签约的作者更能吃苦和愿意研究受众心理,是第一个选择和出版公司绑定做校园推广的作者。
校园推广是个苦活,以前编辑也向我提过,我立刻就拒绝了,因为不仅累,而且效率相对低——要赶场、要红口白牙地站在大场子里讲,如果遇到刮风下雨只有几个人来,你也得讲。报名的人可以因为不舒服、临时有事不参加,但讲的人就不行,该准备必须认真准备,对着寥寥数人,也得充满激情。这样一场几十、一场一百人地讲下来,直接受众大概还不过千,虽然黏性会更高,但听上去不太“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