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上十点十分,小缨迈着急促的步伐往文学院一五五号教室赶去。十一月刺骨的寒风拍在她脸上,令她不自觉地打了个哆嗦。
她今天穿着一双白色牛皮平底鞋,搭配着粉红色长裤和蓝色半开襟洋装。她的发型──韩式波波头,是一名做美容的亲戚帮她打理的,所有看过的人都说很可爱。不过,她倒宁愿别人夸她头脑好。幸好,她的功课总是拿班上第一。
来到文学院的侧门,几名男学生穿着拖鞋,手上拎着早餐,有说有笑地迈着悠闲的步伐往教室走去。小缨快步超过他们,直奔教室门前。
宽敞的阶梯教室中几乎爆满,两百个座位上人头攒动,但台上仍空空如也,不见教授的身影。看来,她还没迟到。
松了一口气之后,她在最后一排的边缘找到了一个空位,将沉重的摩卡圆型侧肩包放下,肩膀顿时松弛下来。
左侧坐着一名清瘦的男学生,正奋力在椅子附设的写字板上抄写着东西,不用看第二眼就知道他正在“誊写”今天要交的作业。
小缨从肩包中取出课本,书名是《逻辑与推理》。
这堂课是通识课中数学领域的必修课,课名正是“逻辑与推理”。
数学领域的课还包括统计学、微积分、基本数学等,学生必须从这四门课中至少选一门并取得学分,才能完成毕业学分的修习。据小缨所知,其他三门课的学生少得可怜,所有学生几乎全挤进了逻辑课。
简直就是“失控的逻辑课”。
这时,一名男子默默走上讲台,手持麦克风。他穿着灰色长袖衬衫和深色西裤,踩着一双黑皮鞋,身子看起来有些瘦削。他戴着一副银框眼镜,不长不短的头发没有分线。虽然距离很远,但小缨仍可感觉到对方散发着温文儒雅的气质。
“各位同学,我们开始上课了。”他的声音有些低沉。
全场安静下来。
“前几堂课我们已经介绍了一些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今天我们要来做个练习。”
男子走到讲台边缘的电脑前,开始操作起鼠标。
讲台上垂挂着大片的投影幕,上头的画面是某个PowerPoint简报的第一页,清楚地用大字体标示着“伊斯特街谋杀案”。标题下方有三个小小的字“林若平”。
没错,这正是这堂课爆满的缘故。逻辑课的授课教授正是天河大学哲学系的助理教授林若平,也是一位著名的业余侦探。
暑假期间,林若平才刚解决了横跨泰国芭提雅与台北的谋杀案,声名大震,因为这股热潮,还未开学,逻辑课的选课人数就冲破上限,小缨差点没选到。
选这堂课,主要还是想一探哲学家侦探的风采。
她以前就听闻林若平的课生动有趣,果然,几个礼拜下来,只能说其他大学教授的课都令她昏昏欲睡(当然她从不曾真的睡着,这也是为什么她每年都拿到奖学金),但唯独林若平的课能让她维持高度的专注。
“今天我们将要针对一件真实的凶杀案进行讨论,”林若平继续用他低沉的嗓音说,“我会向你们讲述这件凶案的细节,然后请你们推理真相。发表意见的同学,不但有赠品可拿,期末还会加分。”
底下微微起了一阵骚动。
要推理真实世界的罪案?好像蛮有趣的。小缨不自觉地兴奋起来。
“我会把这起案件用小说的形式表现出来,呈现在我的简报里面。”林若平点了简报第二张,上头出现一些简要的信息。林若平直接将内容朗读出来,“以下故事改编自一九二九年九月三日发生于伦敦市伊斯特街的杀人案。此案至今仍未破解。在一九三一年三月八日的一场线上广播访谈中,当时负责调查的爱德华探长直接宣称此案为‘无解之谜’(Insoluble Mystery),成为英国犯罪史上的悬案之一。以下故事除案件架构与真实事件完全相同外,其余内容为笔者杜撰,版权所有,请勿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