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水车旁的风景
其实,那水车是一点儿都不老的。
中国民间匠人们仿古和造旧的技能,比之于西方人创新的才干,可谓各有千秋。仿古,需要一种对古之事物的温暖情愫。没有此等情愫,古即使被仿出来了,也必毫无古的意韵,银样镴枪头而已。仿古不能不造旧,造旧是很细致的活儿。造旧如旧,对于中国的民间匠人们,那成就感和创新成功是差不多的。中国民间匠人们的前身大抵是农民,而中国农民们的头脑中,所保留的又大抵是对旧事物的新印象。中国农民,是中国这一棵形成了五千余年之年轮的大树上所结的最古老的果子。今日之老农,若细看他们,本身便依稀古着。自然,他们是无须造旧的……
还说那水车,它是一处旅游地的最显著的标识。在中国,从前的南方,在农村才有水车。水车是从前的南方的农村之魂。水车转动,一个再寂寞的村子,总还是多少有些生气,有着动感的。那旅游地原本便是一个村子,很小,仅三十几户人家。他们世代生活在青山秀水之间,依赖农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贫穷又淡泊平静的岁月。男人勤劳,女人温顺,孩子单纯,几乎与世隔绝。
两年前,这地方被房地产开发商发现了,也相中了。于是在盖别墅和豪宅的同时,捎带手地将这里开发成了旅游景区,使之成了小型的周庄。老板涉足旅游业的尝试是颇为成功的,可谓眼光独到,财运亨通。直径三米多的巨大水车,是他的点子。
在双休日或节假日,城里人络绎不绝地驾车来到这里,吃喝玩乐,纵情欢娱。于是这里有了算命的、画像的、兜售古玩的;也有了陪酒女、陪游女、卖唱女、按摩女,皆姿色姣好的农家姑娘农家少女。她们终日里耳濡目染,思维迅速地商业化着。
城里人成群结队地到来的时候,必会看到,在那水车旁有一老妪和一少女。老妪七十有几,少女才十六七岁,皆着清朝衣裳。老妪形容枯瘦苍悴,少女面似桃花,目如秋水,顾盼之际,道似无情还有情。老妪纺线,少女刺绣,成为水车的陪衬,景观中的风景。她们都是景区花钱雇了在那儿作样给观光客们看的,所得微薄。老妪三百,少女四百。幸而,若有观光客与她们照相,或可给些小费。老妪是这里的一位孤寡老人,在村里有一间半祖宅。村子受益于旅游业,有了些公款,每月亦给她五十元。老妪是以感激旅游业。对自己能有那样一种营生,甚为满足,终日笑微微的。少女是从外地流落到这儿的,像寻蜜的蜂儿一样被这旅游地的兴旺发达吸引来的。她的家乡是哪里,家境如何,身世怎样,没人知道。曾有好奇的村人问过,少女讳莫如深,每三缄其口,是以渐无问者。在景区打工的,经营小门面的,多是本村人或周边村人。来路远的,大抵也不出百里之外。偏那少女,显然是别省的。究竟来自哪一个省呢?好奇心强烈的当地人,自以为是地从她的语音加以猜测。这个今日断言她肯定是某省的无疑,隔日她却说起另外一省的话来。当人们又以为她是那一省的时候,她的语音又改了,结果人们还是一头雾水。当地人对外地人,断不了是会有点儿欺生的。可像她那么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讨生活的方式并不危害任何当地人的利益,借故欺她,却是不忍的。不忍相欺归不忍相欺,但对于那来历不明的小姑娘,当地人内心里总还是有些犯嘀咕的。会不会是个小女贼呢?待人们放松了对她的戒心,待她摸清了各家的情况,抓住对她有利的机会,逐门逐户偷盗个遍,然后无影无踪。据他们所知,省内别的景区发生过这样的事,祸害了当地人的也是个姑娘。只不过是个二十几岁的大姑娘,只不过并非亲自偷盗,而是充当一个偷盗团伙的眼线。那么,她背后也有一个偷盗团伙吗?人们相互提醒起来。结果便是,她的行动,置于许多双有责任感的眼睛的监视之下了。然而她一如既往地对人们礼貌着,甚至还特别感激当地人对她的容纳。是因为她才十六七岁,还太单纯,看不出别人对她的警惕吗?这么小年龄的一个女孩儿就走南闯北,会单纯才怪!那么,必是伪装的了。于是,在当地人看来,小女孩简直还很狡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