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迟

1914-1996

徐迟,作家。浙江人。1934肄业于东吴大学。1936年同戴望舒、路易士创办《新诗》月刊。1943年任重庆《中原》杂志编辑。抗战胜利后回故乡中学任教。1949年任英文版《人民中国》编辑。1957年后历任《诗刊》副主编、作协武汉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等职。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徐迟散文选集》,报告文学集《歌德巴赫猜想》等。还有理论集《红楼梦艺术论》等。

枯叶蝴蝶

峨眉山下,伏虎寺旁,有一种蝴蝶,比最美丽的蝴蝶可能还要美丽些,是峨眉山最珍贵的特产之一。

当它阖起两张翅膀的时候,像生长在树枝上的一张干枯的树叶。谁也不去注意它,谁也不会瞧它一眼。

它收敛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华的花丛,停止了它翱翔的姿态,变成了一张憔悴的,干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黄的,而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

它这样伪装,是为了保护自己,但是它还是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它那用来隐蔽它的美丽的枯槁与憔悴。

它以为它这样做可以保护自己,殊不知它这样做更教人去搜捕它。有一种生物比它还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装假作伪,因此以装假作伪这种行径是瞒不过这种生物——人的。

人把它捕捉,将它制成标本,作为一种商品去出售,价钱越来越高。最后几乎把它捕捉得再也没有了。这一生物品种快要绝种了。

到这时候,国家才下令禁止捕捉枯叶蝶。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国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份。枯叶蝶真是因此而要绝对的绝灭了。

我们既然有一对美丽的真理的翅膀,我们永远也不愿意阖上它们。做什么要装模作样,化为一只枯叶碟,最后也还是被售,反而不如那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的蝴蝶到处飞翔,被捕捉而又生生不息。

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

□读书人语

作品起笔便涉枯叶蝶,写它美丽至极,并用相对多的笔墨写它隐匿美丽、展示丑陋、善于伪装,写它逃不脱被捕捉、被出售、甚至面临种的灭绝的险境。然而,这不是一篇关于蝴蝶的散文,作者既不是在赞美枯叶蝶,也不是在贬抑枯叶蝶。

从表达方式、写作手法上看,它属于古代诗学所说的“即景生情”类作品,先写枯叶蝶、后展露主观意识。但我以为情有两种,一种是自意识的、显在的,一种是无意识的、潜在的。“即景生情”是景引发了潜在的情,“借景抒情”是情找到了表达它的景,在本质意义上,二者没有差别,一切“即景生情”都是“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枯叶蝴螵》何尝不是借景抒情呢?作者对社会人生有所感触、有所慨叹,某种情绪、感受、思想的团块堵塞于胸、萦绕于怀,才借枯叶蝶的行径、处境、命运来表达的。

马克思说,人“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尽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作家徐迟就是以人度蝶的,枯叶蝶的所谓装假作伪、保护自己,是无识的、非自觉的,那是生物的本能。作家当然知道这些,而他偏偏以人观蝶,使蝶着人色,意则关乎人。现实生活中不是有一些人伪装起来甚于枯叶蝶吗?

枯叶蝶伪装是一种本能,人的伪装则是一种自觉,是为了强权、为了侵吞、为了一切私欲的满足;枯叶蝶伪装弄巧成拙,惹来杀身之祸甚至灭绝种类,人的伪装会有好结果吗?

赶快撕下假面具,堂堂正正地做人吧! 【木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