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深具诗性

去岁潇湘重九时。满城风雨客思归。

故山此日还佳节,黄菊清樽更晚晖。

短发无多休落帽,长风不断且吹衣。

相看下视人寰小,只合从今老翠微。

——朱熹《九日登天湖,以“菊花须插满头归”分韵赋诗得“归”字》

朱子是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宗。谈起朱子,自不免谈到理学,那声名远播的“存天理、灭人欲”六个字,成了后人攻击朱子的一个把柄,一些人乐于把朱子的地位拉低,而不去探究这六个字是什么含义。此外,关于“朱子迫害严蕊”的故事,早已被考证出是泼在朱子身上的脏水,却一点也不妨碍很多人据此攻朱。历史总是让人慨叹。

方回认为,朱子这首诗作于宋孝宗乾道四年,此前一年,朱子到访长沙,是以起句说到“潇湘”,这时他三十八岁,被任命为枢密院编修官,待阙于家,尚未到职。诗题中的“九日”是指重阳节。至于“天湖”在何处,则有多种说法,其中一说是在朱子的出生地福建尤溪县。分韵赋诗是古代文人的游戏,即一群人相聚时,大家随意拈出前人的一句诗,每人分领其中一个字,然后根据这个字所在的韵部作诗。在这里,朱子领到的是“归”字,此字属上平五微韵,所以他这首诗押了微韵。

“短发无多休落帽”用了孟嘉落帽的故事。据《晋书·孟嘉传》载,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月九日与桓温同游龙山,风吹落了孟嘉的帽,而孟嘉并未察觉。于是桓温命孙盛作文嘲孟嘉,孟嘉撰文答之,其文甚好。此后,“落帽”成了文人雅集的代称。朱子在这里反用其意,谓自己雅兴萧索。“长风不断且吹衣”点化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扣住了第二句的“客思归”三字。

“只合从今老翠微”,翠微即青山,朱子此处自笑在政治上没有作为。“经济夙所尚,隐沦非素期”,朱子的心志在用世,也颇有政绩。不过,他在仕途上甚为蹭蹬,还因为政治上的因素,其学说一度被官方定性为“伪学”。也许是仕途对他的损耗太大了,因此他屡次辞官,曾写下“不为明时堪眷恋,久知歧路不如归”这样的诗句。从朱子的这个变化,或可想象当时政坛之复杂。

理学家往往不近辞章。宋人袁文的《瓮牖闲评》记载了程颐和秦观的一段对话:

程伊川一日见秦少游,问:“‘天若有情,天也为人烦恼’是公之词否?”少游意伊川称赏之,拱手逊谢。伊川云:“上穹尊严,安得易而侮之?”少游惭而退。

在这段对话里,程颐的迂执与可爱,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不过,理学家对诗的态度又很有意思,他们一方面认为文学害道,另一方面却又忍不住写诗。然而文学才能是一种天生的能力,理学家往往缺乏。比如程颐的兄长程颢,思想比程颐通达,诗却不足观,看看他写的《和邵尧夫打乖吟二首》(其一):

打乖非是要安身。道大方能混世尘。

陋巷一生颜氏乐,清风千古伯夷贫。

客求墨妙多携卷,天为诗豪剩借春。

尽把笑谈亲俗子,德容犹足慰乡人。

上面这首诗句句合律,对仗工稳,然而没意思极了。在程颢的诗集里,多见此类作品,譬如下面的《秋日偶成二首》:

寥寥天气已高秋。更倚凌虚百尺楼。

世上利名群蠛蠓,古来兴废几浮沤。

退安陋巷颜回乐,不见长安李白愁。

两事到头须有得,我心处处自优游。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这两首诗,同样也是没有一句可传的。严格来说,程颢这三篇作品不是诗,而是押韵的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