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真假假,就这样过吧

“装一辈子,不就是真的了吗?”

我曾经在一本英文杂志上看到过这样的一则小故事:一个自卑的男性想要追求一位“万人迷”女性,某一天他得到一个可以和她喝咖啡的机会,因为紧张,他想对服务员说“加点糖(sugar)”,却不小心说成了“加点盐(salt)”,碍于面子,他没有勇气去纠正,那位小姐对他的这一爱好特别感兴趣,问他是否有什么特殊的缘由,他顺口胡编,说他小时候在海边长大,经常去舔咸咸的海水,现在离家很久了,却还是想要保持这样一种对家乡思念的方式,巧合的是这个女人对家乡也有深深的眷恋,于是二人有了新的话题,最后在一起。慢慢地,万人迷才发现原来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有着她理想男人的一切品德——善良、负责、细心……直到男人去世时,他才告诉她当时的错误,他其实更愿意喝放糖的咖啡,但是倘若有来世,他还要喝她泡的放盐的咖啡。

世人都道“伪装”是不好的,具有欺骗性,但这个男人的一次小小的“伪装”却给他带来了甜蜜的爱情。倘若没有这次的“伪装”,可能他一辈子都会错过她,即便他再优秀,她也没有机会去发现爱情中有些甜蜜且动人的细节。不必太在意它的真实性,只要出发点是真诚的、可靠的,哪怕有点小小私心在里面,都是值得双方去奔赴的理由。

事实上,我们很多时候很难分辨事情的真实与虚假,看着镜中的自己,都不太能够确定是否真我。一两岁的孩子,你把他抱在镜子前观看,他会对镜中的自己盯着看好久,仿佛在想那个人是谁。镜子是很有趣的发明,它让人看到自身的同时,也让人怀疑自身。除了镜子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东西——语言。语言让人在表达自身的同时,也在虚构着自身。在日常的谈话中,我们看似在说心里话,但总是不自觉地“添油加醋”,不管是为了更有趣儿也好,对方身份地位的限制也罢,有时候,把谈话的内容录下来,都要惊呼:“是不是我说的?!”

自己了解自己的矛盾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去分辨是否伪装了。有时候,我觉得“伪装”就是个伪命题。2011年“感动中国”的人物中,有一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刘金国。在这个官员腐败成风的时代,他做了太多两袖清风的事情;在这个党员的执政能力遭质疑的年代,他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按说作为党员,他做这些事情再正常不过了,但就是这些事情,还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他们说刘金国做这些都是做给别人看的,都是装的。当主持人把这些质疑反馈给他时,他微微一笑,反问道:“如果我是装的,那么我一直装下去,装一辈子,不就是真的了吗?”

这是我在那一年听到的最有力量的话语。是啊,装一辈子,不就是真的了吗?中国人讲究“盖棺论定”,到死才能对某个人的一生做出完整的评价,从百年去看,这一点点的怀疑,算得了什么呢?有时候,我想,在这个所有东西都有可能遭到质疑的年代,也许,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一直“装下去”。

看似对真假的怀疑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其实,真真假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有事情都会变得简单。记得上小学时,我们班有一个女生,特别爱慕虚荣,每天都要吹嘘她家里有这个,有那个,那时候,同村的小伙伴都嚷嚷一放学就去她家看,她是吹的,怎么能带他们去呢?于是,她用一个孩子的思维,哄骗说:“我们家养着一条大蟒蛇,专吃小孩儿,你们千万不能去。”小伙伴们吓得都快尿裤子了,无论如何也不敢去了。此后的很多年,她都一直保持着“吹嘘”的习惯,好像她说的那个有蟒蛇、有电梯、有不用电的电视的世界,真的存在一样。去年回家时,我又遇到她,手里抱着孩子,依然在吹,只不过,这次说的是她在外打工的老公,一会儿说去美国盖楼去了,一会儿说中彩票了,初中文化的丈夫显然一副“超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