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我丧故我在——学会和隐性焦虑相处 第七节 悲观是软肋还是铠甲?

你想必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上学时,每次考完试,这些人总会一脸愁容,大声抱怨“完了完了,这次又考砸了”“我之前没怎么复习”“状态不好,可能会挂”,可是出成绩时,他们却名列前茅;到了体育比赛,这些人会先说“啊,我今天不太舒服,腰酸背痛的”,然后一马当先跑在最前面;工作了,这些人会叹气“完了,这次加薪无望了”,然后第一个晋升的,就是他……

你说他是谦虚吧,好像有点儿谦虚得太过分了,显得虚伪。你说他是虚伪,是放烟雾弹让其他竞争对手放松警惕吧,他又会觉得委屈——换作是你自己,有几次考前赛前会“真心”觉得自己棒呆了一定能赢?哪次不也是满满的焦虑和不确定?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显得“虚伪做作”呢?这里面的心理机制,就是“防御性悲观”。

要了解什么是防御性悲观,就得先了解人为什么会对自己感到满意。

黄执中在世新大学时,曾跟附近一所小学合作了一个实验。他请每个小学生拿乒乓球拍颠球,看能让球颠几下不落地。但在做这个动作前,同学们要先在一张纸片上写下自己预计能做到的次数,然后再颠球。有些同学颠完球回到教室就连声抱怨,说自己发挥失常,对自己很不满意。也有同学兴高采烈,觉得自己成绩不错。但有趣的是,那些抱怨自己没发挥好的孩子往往是成绩较好的,只是在他们的认知中,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例如,有个孩子颠了50多下,是所有人里成绩最好的,可他在纸条上写的是自己可以颠100下,所以结果出来后他反而最不开心。相反,最开心的反倒是一个只颠了5下的孩子,因为他从来没玩过这个游戏,在纸条上写了个0。

可见,人的情绪往往不是由客观的结果好坏决定的。是否高于预期才是关键。如果结果高于预期,就会开心,反之就会沮丧。 而人们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反向利用这一规律,就是所谓的“防御性悲观”,即通过主动降低自己的心理期待,如几乎没温习、没有发挥好、身体不太舒服等,将对结果的预期降低,这样即使真的结果不好,自己的情绪也不会太受打击,如果结果高于预期,就能获得更积极的情感体验。

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在我们身边存在着那么多有着“防御性悲观”的人了吧?他们未必是在放烟雾弹迷惑你,他们可能只是太焦虑了,必须放点儿烟雾弹迷惑自己。

那防御性悲观和悲观有什么区别?乐观是“确定”结果会好,悲观是“确定”结果不会好,而防御性悲观是认为事情的结果“很有可能”会不好,并采取防范性措施,如降低预期。所以,悲观者会倾向于不去尝试任何事,但拥有防御性悲观的人,则是在尝试前不做过高的预期,在尝试时做最坏的打算。 这类人并不像悲观的人那样消极懈怠,甚至比乐观的人更加勤勉,因为相比于成功带来的激励,恐惧失败是一种更加强大的动力,防御性悲观者会加倍努力来避免失败。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声称”自己准备并不充分、考试或比赛“死定了”的人,反而准备得最充分。他们“未必”是刻意撒谎,而只是防御性悲观;他们“未必”都是虚伪做作的贱人——再强调一遍,是未必,他们只是对失败更敏感,对自己的能力评估得更保守罢了。而我们提防他们,猜测他们虚伪、狡诈、扮猪吃老虎,通过“示弱”来麻痹周围的人,以让自己取得竞争优势 ——我们的提防和猜测,难道不也是一种防御性悲观吗?

过往我们总认为,乐观可以对抗焦虑。天塌了,有高个儿顶着不用怕;坏事发生了,我们会迫使自己想,天无绝人之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可疑的人出现了,我们会对自己说,或许他人不坏,要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近代心理学研究却发现,用乐观来对抗焦虑,其实效果并不好。现实充满不确定性,“相信未来会更好”不仅无济于事,更会让人放松警惕,随时掉入失败体验当中。反而是防御性悲观,可以让我们在保持动力的同时,也感到相对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