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时至今日,对《南国异语》残本的鉴定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接触这项事务的人员无不认为,对于此书作者的考证,乃是当今学界“哥德巴赫猜想”式的难题。原因显而易见——几年之前,当人们在档案馆深处发现这本残书时,它便已缺章少节,凑不出哪怕一个完整的故事。后来,全馆上下经过不懈努力,才陆续搜出一张张残页,使此书勉强得以复原。
但成书后,新的问题又出现在眼前——人们翻遍通本,却怎么也找不到作者的名字。
于是各式各样的猜测喷涌而出。有人说,此书的作者是当代某位道士,出于某种原因,不愿署上自己的真名;也有人说,此书大约成册于民国时期,作者是某位私塾先生,因生平喜好《聊斋志异》《搜神记》等古籍,故而写下了这样的作品;更有甚者认为,它的存在本来就是一个玩笑:那些残本与断页,都是某个喜欢恶作剧的员工预先藏好的……
但截至目前,这一问题仍旧没有定论,人们也不得不继续研察,从书中找寻或明或暗的佐证。如今,负责鉴定工作的单位是某省社科研究所,针对此事,他们成立了专门的调查小组,直接由所长统筹规划。所长本人亦高度重视这项任务,每日下班前,他都要召集组员,听取当前的调查进度,并不时提出自己的意见。
某一日,当调查组组员小武作演示报告时,所长忽地举起手,打断他道:“你刚才说,书中的故事,从夏朝开始,一直延续至明清,几乎涵盖了整段历史。”
“是的。”小武答,“其中还有个别篇目,直接选取历史人物为主角,加以演绎,创造出与史实不同的全新故事。”
“所有的篇目,都有朝代背景可循吗?”
“也不尽然。还有一部分为历史架空,并无实据,大概是作者凭虚想象出来的。”
“这样,”所长若有所思,“如此看来,倒不像是民国的作品了。”
“我也这么觉得。”小武说,“就笔法而言,它也不属于那个年代。”
“那依你看,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呢?”
“这个……”小武一犹豫,“这个我也说不准。就目前的研究来说,得出结论还为时尚早。”
“那就加油干吧。”所长站起身,拍了拍小武的肩膀,“等任务结束后,所里一定给你们庆功。”
小武激动地点了点头。
大概受到了所长的感染,那个傍晚,小武并没有拎包回家,而是选择在研究所加班。昏黄的灯光下,他戴上手套,翻开那本泛着霉味的书册,一字一句地阅读起来。落魄潦倒的书生,多情重义的仙灵,金戈铁马的将军,心怀鬼胎的妖佞……读着读着,眼皮竟打起架来,小武支撑不住,叠起胳臂,缓缓沉入了梦乡之中……
刹那间,他听见一阵刺耳的风声,还未睁开眼,身体便一趔趄,随着座椅一同翻倒在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小武惊恐地望着一切,只见桌上的书页腾扬而起,被怪风卷去了厅中各处。他扶住墙壁,正要挣扎着起身,却一抽搐,身体猛地僵硬在原处。
不远处,一个人影隐约现于风中。
“你是谁?”小武颤抖如筛糠一般。
“我是谁?”那人放声一笑,“你先说说你是谁。”
“我,我是这所里的职员。”小武磕磕绊绊说道,“我刚在研究桌上的书。”
“你研究它做什么?”
“我只想知道作者是谁。”
“这还不简单?”那人又是一笑,“这书的作者,不正站在你眼前吗?”
“啊?”
小武的下巴差点掉到地上。
“你……你到底是谁啊?”
“我谁也不是,唯是这书的作者而已。我生于太古,乐在今朝,历经万世,游遍天下名山大川。名字之类的东西,我还真不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