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章·玉蕴(2)

杨昭道:“我并无卓姓亲朋。”

“你一定认得的,他送我的那管笛子,和你的是同一支,所以当初两笛相遇才会合二为一。那笛子是你珍藏之物,若非亲密友人,怎会到他手上?”

说不定是宵小盗贼,偷了他的笛子。他心中鄙夷地想道,没敢说出来,只道:“我真不认识姓卓的人。”

菡玉仍是不甘心:“许是以后才认识的。”

“我先派人按你所说的去查探。”他岔开话头,“原来那两支笛子是这么回事,怪不得出现那等怪事,我的笛子还摔出一道和你的一模一样的裂纹来。你初次见小玉是不是就因为这个,担心你也像那笛子一样被小玉吸了过去,就此烟消云散了?”

那时她不肯见小玉,还是他硬拽她去,若真的……事后才捏一把冷汗。

菡玉点头:“还好我只是魂魄回还,这身子并非真人,物质不同,才和小玉相安无事。”

他正想索性问个清楚,她的身子究竟怎么回事,马车这时忽然停了下来。原来走了这一路,已到东城春明门了。

春明门正有一队士兵经过,稍嫌拥挤,等了一会儿才得以进城。春明门往东直通皇城朱雀门,杨昭府邸所在宣阳坊,毗邻皇城东南角,从这条街上走较为便利。现下被这队士兵一堵,马车越不过去,只得随着他们后面慢行。

菡玉身子不适,这样起起停停摇摇晃晃,心口有些不舒服起来,竟似晕车。杨昭心疼恼怒,下车去查看。

这队士兵护送的是个宦官,骑在马上哀哀戚戚的,磨磨蹭蹭一边走一边唉声叹气。

杨昌坐在车夫旁边,正准备去向杨昭请示,见他下了车,便问道:“相爷,前头一时半会儿疏散不开,要不从东市绕道走吧?路虽狭窄,却近一些。”

杨昭想了想,点头转身回车上。前边那骑马的宦官却看见他了,老远就大喊:“右相!”语带哭腔。

杨昭回头,那宦官已下了马来,直奔他面前,揪住他衣袖就抹泪。杨昭认出他乃是数月前皇帝派去范阳宣旨的内侍,名叫冯神威。

六月安禄山上表献马欲袭京师,皇帝有所怀疑,依从菡玉之策拒绝献马,并令冯神威带了手诏前去告谕,至此时方回。

杨昭扶起他来,说:“大官一路辛苦,陛下一直盼着你回来呢。”

冯神威泣道:“咱家差点就见不着陛下了!”

杨昭问:“此话怎讲?”

冯神威忿然道:“安禄山,安禄山要反矣!我奉陛下手诏前去告谕,禄山竟踞床不起不拜,口气傲慢无礼,后一直将我置于馆舍,既不接见也不放行,生生被他软禁了这些时日!回京时也不上奏表,根本就不把陛下放在眼里!”

安禄山要反,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差的只是什么时候反而已。如今连表面功夫也懒得做了,只怕是近在眼前。

杨昭安慰了冯神威几句,告知他皇帝月初已驾幸华清宫。冯神威自回宫中居处扫除风尘,再往华清宫见驾不提。

冯神威所带卫兵给杨昭的车马让开路,杨昌就准备从朱雀大街走。杨昭上车时却低声吩咐他:“从东市里头走。”

杨昌讶道:“东市里头?这会儿只怕正挤着呢……”还没问完,杨昭却摆摆手,自行上车去了。杨昌心中虽疑惑,还是照行。

菡玉见他逗留许久才回来,问道:“相爷,外面何事?”

杨昭不想她多担忧,只说:“是宫里的禁卫,人数众多,一时也让不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咱们就从东市绕一绕,兴许还能早到。”

菡玉本就不喜与人争抢,听他这么说当然点头答应。她迟疑片刻,又道:“相爷,我寓所在崇化坊……”

他竟未生气:“我知道,从东市南面走也不绕远。”

菡玉松了口气。不多时车驶入东市,此刻将近中午,东市人仍不少,熙熙攘攘的颇热闹,车马不由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