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摧毁

对付抑郁症,必须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双管齐下。这些年来,李松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除了坚持服用药物之外,自然也少不了医生长期的心理疏导。

在临床心理学中,许多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都是因患者对特定事物的不合理认知所导致的,如犬类恐惧症患者认为是狗就会乱咬人,一些焦虑症患者习惯夸大现实中的不利因素,等等。要解决此类疾病和障碍,就要从心理根源入手,通过沟通、分析、引导等方式,改变患者对特定事物的想法与态度,纠正相关认知,从而消除相关心理障碍。这种疗法,在临床上称为“认知行为治疗”。

李松的抑郁根源是对死亡的恐惧,这种恐惧源于他年轻时期对“死亡”这一概念过度悲观的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其抑郁根源,就是对“死亡”的一种不合理认知。如果我是他的医生,一定会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改变他对死亡的认知,从而改善其抑郁症状。

具体方法可以有很多,比如引用宗教经典、讲述灵异事件、甚至布置一次与鬼神有关的环境暗示,让李松重新相信灵魂、轮回的存在;或者通过催眠,引导李松进行一次濒死体验,降低死亡的神秘感,从而减轻“死后无我”的恐惧;又或者,可以讲述自己和其他患者的励志故事,增加李松对生活的兴趣与信心,等等。

从李松的话和情绪转变来看,他之所以能够减轻心理抑郁,是因为这些年来一直相信人类存在“精神力量”,相信人死之后,会以精神力量的方式继续存在。这种思想,很可能是医生灌输给他的,是认知行为治疗的成果。

李松的精神医生很高明——他知道,要想治疗李松的抑郁,必须改变其“死后无我”的执念。但他也明白,李松经历过天理沦丧,而且长期接受唯物主义熏陶,很难相信人类有灵魂。所以最后,他决定从科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引用甚至杜撰相关理论与概念,让李松相信“精神力量”的存在。这种治疗起了作用,无论理论真伪与否,李松都接受了“精神力量”的说法,相信人死之后会以其他形式继续存在,对死亡的恐惧因而得以缓解。可以说,“精神力量”的说法,就是李松这些年来面对恐惧和抑郁时最主要的精神支柱。一旦支柱倒塌,抑郁一定会再度爆发,而且比以往更加猛烈。

我迅速思索完毕,定了定神说:“李书记,其实我的想法和感受跟您很相似。我小时候觉得人是有灵魂的,但我爸妈去世后,一次也没给我托过梦,我就再也不信了。”我轻笑一声,停顿片刻继续说道,“我一度也很抑郁,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害怕死后什么也没有了。不过后来跟几个搞物理研究的朋友聊天,说起灵魂的事,他们都说灵魂是存在的,是一种磁场的表现形式,或者是更高维度的一种物质形式、物理行为,我虽然不太懂,但也隐隐觉得,人不仅仅是一堆肉,而是存在一些看不见的力量的。”我看着李松的眼睛,“也就是您说的‘精神力量’吧。”

“对。”他面色更加舒展,连连点头,“我一个朋友也是这么说的,所以死亡绝对不是生命的终点。”

我接着说:“前段时间,我跟一位大学物理教授聊了聊,还问起精神力量的事。他告诉我,从理论上讲,人类死后确实会以某种无法觉察的形式继续存在,但无论形式如何,那都只是一种能量,而不再是‘人’了。人死之后,虽然不会彻底消亡,但‘我’的感受和感觉是会彻底消失的。或者这么说,人死之后,‘我’这个概念就完全没有意义了……”

“咳——”他压抑地清了清嗓子,把手放到心脏位置,面色瞬间暗沉下来,“不会吧——我朋友不是这么说的。”他抬眼看了看我,语气极不自信,“这些话,真的是物理教授跟你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