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莫斯科老广场东南端的尽头,是斯拉维扬斯基广场,那里有一座小巧、古老而漂亮的教堂。位于库里斯基的这座全圣教堂,最初是十三世纪用木料建成的,当时的俄罗斯国首都只有克里姆林宫和周边的几英亩土地。遭焚毁后,该教堂在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又用石料重新修建起来了,一直使用到1918年。
当时的莫斯科,依然以教堂之都而闻名,因为市内有四百多座教堂。共产党关闭了百分之九十,并摧毁了四分之三的教堂。在被抛弃但依然完整无损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教堂中,库里斯基的全圣教堂是其中之一。
1991年共产党下台后,经过能工巧匠为期四年的精心修理,这座小小的教堂又重新开始作为一处祈祷的地方了。在打过电话的第二天,马克西姆·克利莫夫斯基神父来到了这里。他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他身穿标准的黑色长袈裟,头戴东正教教士的高筒帽,这样的人在教堂内外有好几个。他拿上一支许愿的蜡烛,点燃后走到入口处右边的墙壁,站在那里凝视着修缮后的圣像,似乎在祈祷和沉思。
教堂中央金碧辉煌,住持的神父站在祭坛后面,对着一小群善男信女在吟诵祷文,人们在附和作答。但在一系列拱顶后面的右边墙壁,没有其他人,只有这位孤独的教士。
马克西姆神父紧张地看了一下手表。约定的时间已经过了五分钟。他不知道他已被对面小广场停着的一辆汽车发现了,他也没有注意到,在他进入教堂后,有三个人从汽车上下来了。他不知道,他们已经检查了他是否被跟踪,这些事情他都不知道,更不知道是如何发生的。
他听到身后有鞋子踏在地坪石上的轻微刮擦声,感觉有人走到他身边来了。
“克利莫夫斯基神父?”
“是的。”
“我是格里辛上校,我相信你有事情要告诉我。”
教士往旁边看过去。那人比他的个头高,身材苗条,穿了一件深色的冬大衣。那个人转过身来,俯视着马克西姆神父。与他眼神相碰,神父害怕了。他希望自己没做错事,将来不会后悔。他点点头,咽了一下口水。
“先告诉我为什么,神父。为什么要打电话?”
“你肯定理解,上校,长期以来我一直坚定地崇拜科马罗夫先生。他的政策、他为俄罗斯制订的计划——全都是令人赞赏的。”
“谢谢。那么昨晚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有个人来见大主教。我是大主教的男仆和管家。那人打扮得像教会的教士,但他金发碧眼,而且没留胡子。他的俄语很完美,但他有可能是外国人。”
“他有预约吗,这个外国人?”
“没有。所以很奇怪。他是不速之客,半夜里来的。我已经上床了。我被叫起来去准备咖啡。”
“那么说,陌生人最后还是受到接见了?”
“是的,这也很奇特。他一副西方人的样子,他到来的时间……秘书本应该告诉他正式预约一个时间。没人会在半夜三更贸然来见大主教。但他好像有介绍信。”
“所以你给他们送去了咖啡。”
“是的,离开的时候,我听见圣座问:‘科马罗夫的宣言都说了些什么?’”
“所以你就来了兴趣?”
“是啊。于是关上门后,我就从钥匙孔倾听。”
“很聪明。他们说了些什么?”
“没说多少。很长时间没有声音。我从钥匙孔往里看,看到圣座正在翻阅什么东西。他看了差不多一个小时。”
“然后呢?”
“大主教似乎非常不安,我听到他说了些什么,还使用了‘邪恶’这个词语。接着他说:‘我们不会有这种事情。’陌生人在低声说话,我听不清楚。但我听到了‘黑色宣言’这个短语。是陌生人说的。就在圣座花一个小时阅读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