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啼·常悲·常不轻

让我们先回到我们的菩提心吧!不要因无常而手足无措、目眩神摇,因为无常的风再大,也吹不熄悲智光明的菩提心灯。

“无常”是佛教最基本的观念之一。

无常,简单地说,是世间一切的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的意思。但无常也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刹那无常”,是指每一个刹那(刹那是最小的时间单位,又译为一念,一弹指有六十刹那),都有生住异灭的变化。

一是“相续无常”,是指每一个相续(一个因果次第不断绝叫做相续)都有生住异灭四种相。生住异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成、住、坏、空。

在这种无常的观念里,我们的情感是无常,我们的成功与失败是无常,我们的思想意识是无常,乃至于我们的生命都是无常的。

正如《楞严经》上说的:“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只要我们沉思仔细地观照,会发现我们念头与念头的升起和消失像电光石火一样,不能停止下来,因此我们可以推知,我的身体有一天就会变化消灭呀!

无常是非常快的,快到不可思议,所以佛经里把无常的吹袭称为“无常风”,那是因为无常的来到与消失最像风,不知所来,不知所去,去来在不经意之间就能使花散落、使火灭去。众生的生命散灭,也像风一样,不知被什么吹起,也不知散落到何方去!

《大智度论》里说:“咄世间无常,如水月芭蕉。功德满三界,无常风所坏。”——这世间的无常,就像水里的月亮和芭蕉一样,即使功德能遍满欲界、色界、无色界,无常的风一吹起就败坏了。

在佛教经典里,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对无常的开示,教化我们不要贪执世界上的情爱、物质,乃至生命,因为无常一到,一切就转眼成空了。

现在每一个寺院里做晚课,都会念诵普贤菩萨的警众偈,就是: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 知少水鱼,斯有何乐? 当勤精进,如救头燃。

——这一天已经过完了,命也随着少掉一天,就像鱼在日渐少水的地方,有什么快乐可言呢?赶快勤奋精进吧,我们的精进应该像在解救被燃烧的头颅一样。

无常之中,仍有常在

我们读到了佛经中所揭示的无常,使我们不免从心里生起一些恐慌和警醒,却也难免生出一些消极无奈的思想。

佛教时常被看成是消极、避世的宗教,无常的观念应该是原因之一。由于无常的紧急,如果不用非常的手段修行是难以对应的,因此古来许多大德就专注于修行,厌离世间、远离人群,在深山或海边修净行,希望能从无常里解脱出来。

我时常想,我们一天到晚心头挂记着无常的修行,虽然是真实的、有用的,但是,世间的一切是无常,什么才是常呢?天地的万事万物在现象上固然变幻无常,但穿透了现象的无常,它应该有常的存在,否则,“佛性不灭”、“涅槃寂静”是怎么来的呢?

无常是现象界的情况,用现代话来说,永恒不变的应该称为“本质”,也就是佛经上说的“自性”、“佛性”。我们的形色须发、精神血气是无常,可是我们历经轮回三世、生死流浪的自性并无生灭,而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是恒常的。

明白了无常之中仍有常在,会使我们对佛的教化有一个新的认识,也使我们能从消极退缩中走出来,对佛的教化有更积极庄严的体认。

佛陀曾说过一部《无常经》,也叫《三启经》,我们节录《无常经》的偈来看常与无常:

生者皆归死,容颜尽变衰; 强力病所侵,无能免斯者。 假使妙高山,劫尽皆坏散; 大海深无底,亦复皆枯竭。 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 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 …… 是故劝诸人,谛听真实法; 共舍无常处,当行不死门。 佛法如甘露,除热得清凉; 一心应善听,能灭诸烦恼。 譬如路旁树,暂息非久停; 车马及妻儿,不久皆如是。 譬如群宿鸟,夜聚旦随飞; 死去别亲知,乖离亦如是。 唯有佛菩提,是真归仗处; 依经我略说,智者善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