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高峰“密室”
那天夜里,熊耳在新宿附近的廉价旅馆里住了一夜,第二天去找头盔的制造厂家。那家工厂位于墨田区的尽头。他在杂乱排列的城市工厂群中边走边找,最后终于在荒川河边找到了那家工厂。他马上请人去叫厂长。
熊耳事先已从大町警察署打电话告知了谈话的内容。厂长作为有名的头盔制造厂商,听说也许事关谋杀案,马上就极为热情地表示,就是为了厂方和产品的名誉,也要认真地进行实验。
委托进行的实验内容,不仅有头盔承受撞击的耐力,还包括“帽体受到造成戴用者头部致命内伤的撞击时,对头盔内部附加部分以及勒带等纤维材料有何影响”,这好象使厂长感到十分满意。
后面的实验内容是熊耳的一种计策。他担心只提出进行头盔承受撞击的耐力实验,对方会一口回绝,于是绞尽脑汁想出了这项内容。
要测定内部附加部分所受的影响,就必然要进行承受撞击耐力的实验,这样,熊耳的计策就成功了。因为实验的结果必须等一星期后才能出来,熊耳决定改日再来拜访。他暂时回大町镇了。
一星期后,厂家通知说实验结果已经出来。那时正是夏季发生遇难最多的时期,但署长对熊耳的汇报很感兴趣,积极地批准了他的请求。上次熊耳是自费,而这次是出公差。
“假如如你所见,是件谋杀案的话,那可立了大功。你一定要彻底查清楚。”
署长十分兴奋地说。
熊耳到工厂时,厂长已经准备好了资料等在那里。
“让您久等了,结果出来啦。”
“给你们添了不少麻烦。”
“哪里哪里,这是我们厂方当然应该做的。我们趁这个好机会,把厂里的产品整个检验了一遍。要对登山者的生命安全负责嘛。多亏您的关照,我们还发现了几个必须加以改进之处,倒是我们厂方应该感谢您呢。”
厂长的话决不是社交辞令。一般的制造厂商都不愿意进行这种实验。如果实验的结果出了次品,不仅必须收回不负责任地拋到市场上去的次品,而且信用也一落千丈。
厂方这么痛快地接受了熊耳的要求,并把无关的其它产品也进行了检验,说明熊耳的计策十分成功,同时也显示了有名的老厂可贵的向前看姿态。也许这些老厂正是由于这种姿态,才能确立并保持自己的信用。
“实验分为防护范围、帽体材料性能、帽体形状、泡沫苯乙烯衬垫、头部两侧的海绵垫、勒带、头垫、戴用的安全性等九个项目。您委托我们进行实验的产品,是登山头盔C—742型,爱称‘冲天帽’。”
随后,厂长郑重地向熊耳说明了记载着实验数据的材料。
根据他的说明,加在头盔上的撞击力,首先作用于帽体,接着经过隔网、衬垫等缓冲装置,从头皮传至头盖骨,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波及脑髓。根据帽体及内部缓冲装置吸收和减小撞击力的作用如何,以及是否减轻了头部所受的打击,就能测定头盔的防护能力。
头盔是依靠帽体的凹陷、歪扭、破碎,内部缓冲装置的破碎,以及勒带和其它纤维质物品的松弛、截断等,起到吸收和减小撞击力的作用的。
要吸收和减小撞击力,重要的是使力量分散,并延缓其到达头部的时间。尤其是突然加于头部的加速度,会损伤脑髓深处,因此阻止其迅速到达头部,就成了关键问题。
考虑到上述情况,他们把要检验的头盔戴在人头模型上,这样实验装置就可以测出达到脑髄部分的冲击加速度,
“冲天帽的材料使用了玻璃纤维,而且我厂又进行了强化处理,因此耐撞击性能极佳。另外,在耐热性能方面,这种材料也比遇热就化的单纯塑胶材料优越得多。从这点来看,这是最理想的帽体材料。我们还在内部装了隔网和泡沫苯乙烯衬垫,在头侧包了一圈海绵垫,以便能经受很大打击。别家产品还没有这么高的防护效果呢!”厂长自豪地挺起了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