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奏对

第三天下午,崇政殿里,杜中宵行礼如仪,在下首坐了下来。

赐了茶汤,皇帝赵祯道:“你自叶县回来后,上的奏章已经看过,暂时留中,没有发出去。里面提的事情太多,总觉得要当面问过,才好让朝臣们议论才好。”

杜中宵捧笏:“微臣此次去叶县,深深感觉,因为治理粗疏,很多地方不查没有事情,一旦有大臣去查,便就事端百出。不是官员隐瞒,而是地方官府就那么多人,只能做那么多事。要想让一个地方平稳并不容易,很多事情是不得不那样做而已。”

赵祯道:“叶县有何特别之处?为何从那里回来,便要大变?”

杜中宵道:“回陛下,叶县工厂众多,人户麋集,与其他地方是不一样的。一般的县,过万户的天下无几,叶县却有人户数万户。若说钱粮,一县能收上几千贯来,已是不易,叶县却有几十万贯。可以说现在的叶县,比天下大多数的州都富裕,情况当然就不一样。对州来说,过于富裕,还可以把治下的县划出去,叶县却划无可划。如果不对那里做大的变动,以后只怕官府连县城都管不过来,不要说乡下。”

赵祯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会。这些年,关于叶县的奏章不断,作为皇帝,觉得那里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些。但那里到底是什么情况,又不了解,所以前些日子派了杜中宵过去。没想到十几日后回来,杜中宵上的奏章说了这么多事情,出乎赵祯意料之外。

杜中宵所提到的对柏亭监的改革,涉及到财政、金融、政治、经济的方方面面,牵连极广。一旦真正铺开,哪怕只是在叶县一地,也会引起很大风波。

沉思良久,赵祯道:“如果真要大变,不只是柏亭监,就连朝堂也要改变,不是小事。”

杜中宵捧笏道:“陛下,柏亭监自开了铁监,创造了多少财富?因为一直是从那里调拨实物到其他地方,朝廷并没有确切数据。七八年间,因为有了铁监,有了商场,加上各地提举常平,朝廷收的钱粮是原来的数倍之多。有这个打底,也能够变一变——”

赵祯道:“正是因为钱粮广收,朝臣们的意思,是尽量不要变。生怕出了意外,钱粮没了,再回到从前日子,左支右绌,朝廷难做。”

杜中宵道:“陛下,人无近忧,必有远虑。多收这么多钱粮,世间的事,已经跟以前大不相同。不在这个时候改变,等到后来不得不改的时候,只怕就难了。”

赵祯犹豫,一时委决不下。做皇帝的,都希望在自己手上天下太平,对外常胜,内外安乐,不要发生超出豫料之外的事情。杜中宵到河曲路之后,是宋朝最辉煌的时期,对外连战连胜,内部快速发展,现在还享受着红利。如果是别人提议改革,那倒罢了,杜中宵提出来,

不能等闲视之。

想了又想,赵祯道:“天下统一发行钱引,不再由各路独自发行,这是应有之意。当时定下各路以铜钱做本,发行钱引的时候,就定了的。不过,发行钱引之后,朝廷从柏亭监调运货物的时候,要依现价拨钱,却有些不易。那里本来就是朝廷的钱监,为何要花钱?”

杜中宵道:“若是不给钱,便就不知道那里经营得到底如何。拨出多少铁轨,多少火车,虽然也有个数字,朝臣却不会重视。而且天下要这些东西的地方太多,到底拨到哪里,除了特定地方,其实没有一定之规,不过是朝臣的意思而已。一律以钱为准绳,可以看得清楚。而且钱本就是朝廷印发出来的,怎么会担忧钱不足呢?手握天下所有的钱,只要花的得法,本就不该缺钱才是。”

赵祯微摇了摇头,没有说话。一时之间,他还无法理解,为什么作为官营的铁监,朝廷从那里调拨物资还要花钱。把经济全部货币化带来的各种好处,不经过详细的大辨论,一时之间也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