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大军西进

天上下着雨,淅淅沥沥,一直不停。

杜中宵对前来送行的陈希亮道:“我到西域几个月,这些日子,胜州事务便交给你。现在军政已经分离,军队事务不必你管,只要能管好胜州民政即可。”

陈希亮点头称是,拱手道:“节帅早去早回,祝一切顺利!”

杜中宵笑道:“此次出征西域,我虽然没有当年入河曲路时,那样雄心万丈,现在手中却有十万大军,不是那个时候可比。高昌一直不派使节称臣,只好打服他,没有办法的事。”

说完,对另一边的包拯和陈旭道:“我走之后,河曲路的事务,暂交给二位了!”

包拯拱手:“朝廷有命,节帅尽客去就是。本路事务,自有我和陈提举处分。西域虽大,却无多少可战之兵,节帅此去,只要一切小心,必然不会有失。”

杜中宵道:“领兵作战,能够谨守本心,一直不失的有多少人?此去西域,只盼一切顺利,不求大胜,占住高昌即可。只要占领高昌,回鹘失了中心之地,分成几部就没什么了。”

回鹘并不是多么稳固的国家政权,对下面分治,分成几个部分。东边是伊州,南边是焉耆,北边是北庭,西边则是彰八里和仰吉八里,最核心的就是高昌和交河州。这一带后世称为吐鲁番盆地,是此时高昌的核心地区,也是南北商路交汇的地方。

丝绸之路起自汉朝,到唐朝是极盛时期,安史之乱后基本衰亡。现在黑汗商人通过吐蕃,进入秦州之后入中原,商队规模与唐时相比很小,对宋朝没有大的影响。随着海路兴盛,宋朝需要的外邦货物,多是通过海贸获得,对西域的丝绸之路基本没有需求了。

陆上的丝绸之路兴盛的时候,沿路有各种强权国家,等到衰亡,这些势力也就衰落了。现在有了铁路,可以进行长距离的货物贸易,与海路相比各有千秋。杜中宵并不知道,铁路修过去,西域的丝绸之路再次兴旺起来,能不能做到,对世界有什么样的影响。只是觉得,现在的机会,就要去做。

与众人拜别,杜中宵登上西去的火车,向河州而去。张岊所部的前锋已经出发,杜中宵带着帅府参谋人员,到河州与张岊会合,一路去伊州。此去伊州,十万大军齐出,进攻高昌。

攻下高昌之后,要建一条铁路连接伊州,而后攻下彰八里和仰吉八里,开通商路。至于以后还要怎么办,杜中宵就不知道了,那时他应该已经离开河曲路。

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甚至开始转凉。车窗外面,郁郁葱葱,在小雨中,让人误以为回到了在随州的日子。有牛群在悠闲地吃草,放牧的汉子躲在帐篷下,懒洋洋地跷着脚。

富弼坐在杜中宵对面,看着外面的景色,道:“胜州这里,夏天时百花齐放,丝毫不似塞外荒芜的样子。如果人口足够多,牛羊遍地,到处栽满了稻麦桑田,还真是处好地方。”

杜中宵道:“是啊,这里北有阴山阻挡冷风,又有黄河流过,确实是处好地方。”

两个人说着话,火车过了河清军,一路向前,外面遍得荒凉起来。路两边的地上还有青草,只是非常稀疏,见不到什么牛羊。一路向西,越走越是荒凉。

到了第二日,火车到了河州,张岊等人早早等在车站。迎了杜中宵等人下来,当天就过了黄河,到了对岸。知州在官酒楼为杜中宵等人接风,一夜无话,第二天就坐上了西去居延的火车。

火车一出狼山,就不再见胜州那里的景色,路两边多是荒漠。虽然也有绿色,却不是绿茵遍地,而是杂着黄沙,断断续续地出现植被。

杜中宵对富弼道:“这里就荒凉得紧了,连放牧都不容易。除了车站,数百里路不见人家。将来仗打完了,这里也不适合人住,想营田都无从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