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柏林街头
李谕在丹麦哥本哈根时,还被邀请到了哥本哈根天文台。
毕竟发现冥王星,以及最近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关于系外星系、红移现象、银河系旋臂结构等文章都是在天文领域不得了的成就。
哥本哈根天文台的名气显然无法和欧洲其他几个天文台相提并论,但是丹麦对天文学的研究其实非常有传统。
300多年前赫赫有名的第谷·布拉赫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天文观测,其数据直接帮助开普勒完成了辉煌的开普勒三定律。
200多年前,最早比较精确测量光速的奥勒·罗默也是出自哥本哈根大学,光速被测量出来这件事经过多年发展后对相对论的开创可谓至关重要。
此时天文台台长是一名叫做汉斯的天文学家,他见到李谕后竟然用中文说道:“你好,李谕先生!”
李谕愣了一愣,才以中文回道:“你好!”
佩特森校长笑道:“汉斯台长是个‘中国通’,他不仅会说,还会写中文哪!”
对于学中文的老外来说,中文的难写程度要比难说更像一个噩梦,一个老外能写出中文来真心不容易。
汉斯对此也很骄傲:“我也曾编制关于贵国的中文电码,那么多的方块字,编制时感觉我的脑袋都要炸了。”
差不多30年前的1873年,世界上第一次有了中文电码,参照的是《康熙字典》,用了接近7000个汉字。
李谕曾经在广州见到的郑观应,把它们整合成了一本《中国电报新编》。
后来中国最早研制电报机的华侨商人王承荣与人合作研制了中国第一台电报机,并呈请清廷自办电报,清廷竟然直接拒绝。
因为清廷觉得洋人的东西更好。
但朝廷的电码完全用洋人做出来的,想要加密难度就很大,别人想破译也不复杂。这是个巨大的漏洞。
如今上海的跨海电报线,大部分就是由丹麦的大北电报公司承建。
他们还与清政府签订了合同,获得了借用路线和收发报专利等特权,经营收发报业务。
关键清廷是真的不懂通信,完全是把核心业务交给了列强。
汉斯便是给丹麦的大北电报公司制作的中文电码。
佩特森说:“如果院士需要与国内联络,直接就可以在丹麦用中文发电报。”
他们看来还不知道李谕已经掌握无线电技术。
于是李谕随口说:“暂时不需要。”
汉斯指着自己的天文台,又说道:“这段时间我一直有用李谕院士的方法观测寻找冥王星以及河外星系,只可惜我这个小天文台设备达不到如此高的精度,正好给科学院提交申请更新一下。”
李谕说:“经费能批下来的话,升级一下望远镜的确能有很大便利。”
汉斯笑道:“当时我也把您的论文与申请书一起递交了上去,我想他们就是看到您的文章,发现原来天文学有这么广阔的领域还有待发现,才批准了我的申请,院士您的功劳可是不小!”
李谕心里五味杂陈,自己想要搞点设备,只能自己出钱。
关键天文台这东西真的很花钱。
汉斯继续兴奋地说道:“将来设备更新后,或许可以用它来做出更加伟大的发现。”
李谕说:“设备好是一方面,还需要人来发挥设备的价值。”
佩特森校长说:“所以我们很希望多请您过来。”
李谕只好说:“有机会的话会的。”
他们现在就很想留李谕多待一段时间,不过德国柏林又发来了催促的电报。
发报人是西门子公司以及柏林大学,他们早就知道李谕到了丹麦,不过竟然在丹麦待了几天还没有动身南下,于是才发文询问。
李谕展开电文:
“尊敬的李谕先生,恕我冒昧,我们已然腾出一座实验室,并且与柏林大学普朗克教授取得联系,一切就等您的到来。——卡尔·西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