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危言
粤汉铁路的路权是收回来了,但工程太大,手续繁琐,所以才有了郑观应这个专门的粤汉铁路购地公司负责人的职位。
郑观应是晚清四大买办之一,当过轮船招商局的总办。
但他满坎坷的,再加上经历了甲午、庚子两大惨败,心力交瘁,晚年终究是看明白了清廷的腐朽,开始重视教育。
林则徐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那么晚清“全面看世界第一人”就是郑观应了。
他最著名的当数《盛世危言》。
这本书对中国近代史影响蛮大,维新派、张之洞、蔡元培,包括我党早期大佬们都受到了这本书的影响。
尤其是此书刊发于1894年,正好是甲午之前。
紧接着就是两场堪称国难的失败,更让大家知道郑观应所说的就是“危言”,而没有“耸听”。
前面的“盛世”两字也很有讽刺意味。
张之洞对此书的评价非常高,“上而以此辅世,可为良药之方;下而以此储才,可作金针之度。”
据说光绪皇帝还曾下旨刊印二千部,分送臣工阅看。
只可惜维新变法之后,虽然张之洞仍极力向清廷推荐此书,清廷却无法采纳了。毕竟此时的爱新觉罗们已经破罐子破摔,除了卖国已经想不出太多治国办法。
虽然卖国的确让爱新觉罗们又坐稳了几十年江山,不过也真的要到头了,已经没什么可卖。
——各种关税能抵押的几乎都抵押出去了,要是再敢割地,各地那是真不干了。
——
黄飞鸿选在了广州目前著名的太平馆饭店,这间店的老板手艺极好,以前在洋人的餐馆做过大厨,又擅长做本地粤菜,中西合璧,生意异常好。
此店也传承到了后世,是家百年老字号。
当初周总理和夫人还在这办过婚宴。
店面位置相当好,坐落在广州繁华的北京路步行街,老板又善于经营,非常创新地做成了广州最早的音乐餐厅,再之后民国时期甚至还在二楼搞了夜总会舞厅,能不火爆嘛。
李谕、谢煜希、黄飞鸿、刘永福早早就到了饭店,没多久郑观应也风尘仆仆赶了过来。
黄飞鸿起身道:“郑大人!”
郑观应摆摆手:“我以后不是什么大人了,早就厌倦了官场。我这个粤汉铁路购地公司负责人的官衔,也是在三省绅商极力要求下才应承下来。”
黄飞鸿为他介绍:“这位就是当朝帝师、科学巨匠李谕先生。”
郑观应抱拳道:“帝师的大名我是仰慕已久,今日得见,幸甚幸甚!”
李谕说:“在下也曾读过先生的《盛世危言》,警醒世人,堪称一剂良药。”
郑观应叹道:“黄师傅是懂药理的,我这味药终究还是药性差了点。”
刘永福说:“郑大人当然是良医,只不过药方对了如果病人不吃药,那也无可奈何。”
郑观应说:“将军说得有理。”
刘永福又说:“本帅也已看透时局,有了归隐之意。”
刘永福虽然还掌管着黑旗军,不过对于清廷的调令早就“听调不听宣”,嘴上应承,根本不去干剿匪的事情,毕竟他自己就是起义军出身。
再怎么也是知道《水浒传》的,好在他的命运要比梁山好汉们好许多。
郑观应说:“我倒是想归隐山林著书立说,但时局所迫,脱不开身。”
李谕说:“如果大家都放手不干,情况恐怕还会更恶劣下去。”
郑观应说:“我便是有着这样的想法,所以今天听闻帝师到达广州、又有办学之念后,才不胜感激,定要亲来赴宴。”
李谕说:“教育自当是国之大事。”
郑观应说:“由帝师这种真正懂得西学之人操办,我想会是极为优秀的学堂。”
黄飞鸿说:“将来学堂办好,我定要送我的儿子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