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欢乐岛》

上个赛季参加国内赛, 在选择短节目配乐方面,丛澜纠结过要用哪一个《月光》。

古典音乐写“月光”的太多了,德彪西也有一首, 她同样很喜欢。

不过后来还是热爱肖邦,丛澜选择了《月光奏鸣曲》。

但在那个时候, 丛澜记下了德彪西的《欢乐岛》。

这首钢琴曲的创作背景, 显得不是那么的“正义”。

一般来说, 普遍认为这首钢琴曲的创作是德彪西受到了安东尼·华托《乘船赴西德尔岛》这幅画的启发。

1904年, 德彪西与已为人妇的女高音Emma Bardac私下相好, 不仅赠送了歌曲集,还支开已有身孕的妻子,跟她一起躲到泽西岛, 抛却烦恼和一切, 享受着他的快乐。

其实在1903年的时候, 《欢乐岛》已经写完了, 但就是在泽西岛上, 德彪西推翻了之前的创作,重新写了一版。

这是一首炫技作品,技术精湛却又难度极高, 里面不乏有着德彪西在这一时期复杂的内心写照。

他心思敏感——这大概是艺术家们都有的——旖旎的泽西岛风光让德彪西不由得沉浸其中, 与此同时, 他又无法忘记自己的现实生活。

那坠在身后的压力与现状,使他预感到了巨大灾难即将来临。

在这样的心境中, 他创作出来的《欢乐岛》充斥着幻想式的愉快氛围。

这是不被欢迎的曲子。

很长一段时间里, 《欢乐岛》都被世人冷落着, 就像是他随后写出的《面具》一样。

直到战后,《欢乐岛》才开始作为炫技性质的曲目被频繁地演奏与录音。

丛澜的考斯腾设计, 也参考了曲子想要表达的含义,从而设计出来的。

酒神节的喧嚣、耀眼的白日、炽热的阳光,假想的梦境愉悦与现实中美好景色的接洽融合,带着放纵与狂喜,让人不免沉浸其中。

故而,银绿色、水波流动,丛澜将这件考斯腾设计得如梦似幻,像是久远的银色星河遥不可及,又似近在咫尺的光亮唾手可得。

正如现在穿着它站在冰面上的丛澜,她耀眼、炽热,真实存在,却又浅淡得好似眨眼就会不见。

众人屏住呼吸,注视着位于中央的璀璨光芒。

·

Jr组与Sr的自由滑要求是不一样的,去年编排的《黑天鹅》一共有12个技术动作,但是Jr只有11个,缺少了编排步伐Chsq这个2分的单项。

除此之外的规则没有差别,只在难度要求上放低了一点。

不过丛澜是顶格难度来编排的,无他,因为她够强。

三个旋转一个接续步,再加上最难的七个跳跃,丛澜的《欢乐岛》的纸面BV有65.9。

跳跃中,前半截是3Lz3T、3Lo、3S,放在后半程的有四个,分别是3A3T、3F2T2Lo、3A、2A。

最后一个2A也算是迫不得已吧,毕竟规则限制了跳跃的个数和种类——七个跳跃里要有A跳,只能有四个单跳,另外的三个连跳中只可以有一个三连跳,在这些限定中,所有的跳跃在三周以上的只能重复两次。

有点绕,简单来说,要有一个A跳(丛澜的3A),要有四个单跳(三周跳是分值最高的),要有三个连跳(313或者322,外加两个33或者32)。

其中,这些“3”,六种三周跳只能重复两次,相当于本来是有红橙黄绿青蓝六个色块板,那就仅有两个颜色可以出现两次,其余的只能用一次。

这样的话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不管怎么去凑,六种颜色都是不够拼的,会少一个。

因此,就很需要两周跳了。2A是两周跳里BV最高的跳跃,大家一般都会选这个。

《欢乐岛》的编排配置里,重复的这两个“颜色”,就是丛澜的3T和3A。

她3A的成功率很高,放两个3A完全是在能力范围内的,所以于谨肯定要保证3A能够塞两个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