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水泥2
青石板采料艰难,运输困难,用做建筑成本很高,别说别的地方,就连长安城也不可能用来大面积铺路。
事实上除了少数地方,长安大部分路都是由泥土和沙子混合夯实,再铺一层细沙用来防尘。
诗人张籍就写过一首诗,其中提到了长安道路的情况:“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
但这其实是比较理想的情况,大部分时候泥土路不可能风吹无尘,下雨无泥。
白居易的《酬张十八访宿见赠》中说道:“长安久无雨,日赤风昏昏。”
风吹起地面上的尘土,弄得世界天昏地暗。
《唐会要》里也记载:“广德二年九月一日敕。朝官遇泥雨,准仪制令,停朝参。军国事殷,若准式停,恐有废阙,泥既深阻,许延三刻传点,待道路通。依常式,以后亦宜准此。”
因为下雨使得道路泥泞难行,大臣去上朝也不容易,皇帝干脆下旨暂停朝参。
而说起皇帝出行的排场,总会提起“黄泥垫道,净水泼街”。黄泥垫道便是为了填平路上的坑洼和泥泞,净水泼街则是用来压住灰尘。
由此可见,此时的路并不好走。
现实的例子,就是李承乾前些日子出门,碰到一对男女的手推车陷进泥里,怎么都推不出来,弄得非常狼狈,多亏李承乾让车夫帮忙,又拿两块砖给他们垫着,这才把车推出来。
下雨和化雪的时候,这样的事并不罕见。
这年头还能喜欢雨雪天的,只有不用出门做活的贵人,或者满脑子诗情画意的文人,再就是不怕脏的泥猴子们了。
正因为泥土路并不耐用,每年总要修整那么一两回。比如雨季之后,要把被摧残了一夏天的路好好修一下。
再比如年下,新年新气象嘛。
把坑洼的地方补一补,再铺上些沙子防尘,百姓来往采买也方便些。
眼下马上就要到腊月,铺路工作已经开始准备了,铺水泥路需要的沙子和人手都是现成的,只是再加一点水泥而已,并没有什么负担。
水泥需要的原料并不昂贵,唯一就是高温煅烧需要不少煤炭,但对朝廷来说,如果真能修好路,这点花费并不算什么。
至少比青石板便宜多了。
况且这次铺路的意义不止是铺路,更是看水泥的效果,如果果真好用,以后用处还有很多。
因为水泥产量有限,所以别的地方暂且不管,先修皇城前的两条路。
以朱雀门为交点,南北向的朱雀大街,这是长安的中轴线,也是大唐的门面之一。
再就是东西向的一条大路,连接了皇城和诸多坊,其中也包括东市和西市。过年百姓都要去东西市买年货,修了路来往方便些。
李承乾休沐日去西市玩,就发现路没那么好走了,很多路段都在施工,需要绕行。
很多百姓在看热闹,李承乾还看到了一个眼熟的身影,定睛一看,不是李素立是谁?
李素立正和百姓说话,一边说还一边奋笔疾书,显然是在采访。
李承乾让车停下,冲李素立招招手,趴在车窗上笑眯眯问:“你怎么在这里采访啊?”
李素立小跑过来,规规矩矩行了礼:“近日长安最大的新闻就是水泥路,报社派了很多人采访,下臣负责这一区域。”
“我知道哒,我每天都有看报纸!”李承乾挠挠头,“但你不用留在报社写广告推广词吗?”
李素立:“……”
他无力地解释:“下官的职责不止写广告词。”
他是正经的记者,才不是带货记者!
而且之前广告商找他写广告词,也有很多只是凑热闹,甚至蹭他的热度。但现在时间长了,广告商也就没那么狂热了,李素立也会出来做采访。
李承乾捧着小脸问:“那你今天采访的怎么样?百姓对水泥还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