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匈奴小霸王

“呜~~~”

征兵的号角声响起,大汉的勇士们开始秣兵历马,官府的官吏们开始按照户籍册上呈郡国之中适宜出征的健儿。

古代王朝和现代社会在军队方面最大的区别就是,不会维持一支庞大的常备军。

因为对于生产力较低的古代王朝,那样做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根本就负担不起。

长安城名义上的禁军有两万多将近三万,但实际上除了军力最多的南北二军时期,其他时间都维持在一万五千人左右,两千石的校尉已经是级别很高的官员,但是真正掌管的军队数量却极少,其余的禁军都分布在关中的各个郡中轮换。

广袤的山东各郡同样如此,基本上每个郡或者王国中都有数百至一千左右的郡兵,按照郡国的大小分布,这些就是大汉的常备军,仅仅这些就已经耗费甚广了。

汉廷出征,一向都是数千或者上万人,然后以这些精锐作为骨架,沿途不断征兵填充,最后形成一支数万乃至于数十万的军队,征召的那些士卒,同样是经历过训练的,具有较高军事素质的兵员,这种军队的战斗力,远远超过那些罪犯和刑徒组成的军队,更不要说那些吃饭都吃不饱的农民组成的军队了。

周亚夫担任大将军二十多年,对汉军实在是太过了解,很快就清点好了装备和人马,五路兵马出塞,自然不是盲目的去作战,而是有着作战的规划,包括什么时间到达什么地点,都是有要求的,一旦失期未到,那是极其严重的错误。

分头行动之际,周亚夫沉声叮嘱道:“诸位,能够参与这一场战争的,要么是开国功臣的后裔,要么是陛下所信重大臣。

陛下在长乐宫之中等着我们的好消息,从高皇帝分封功臣为侯,到现在数十年了,我们都已经富贵至极,现在就是报答皇恩的机会,用匈奴人的头颅,来延续我们的荣耀,证明祖辈的光辉在我们身上延续!”

“喏!紧随大将军之后!”

所有人都兴致勃勃的应声,能打仗对他们来说就是天大的喜事,

现在的大汉朝,诸侯王和列侯相比,王国比侯国大,更富贵更有权力,但是列侯有刘邦建国时的誓言,存续更长久。

从汉朝建立到现在,刘氏诸侯王换了一茬,尤其是孝文皇帝儿子多,来了一次大换血,但是列侯们除了被卷入谋反案的,都安安稳稳传承到了现在。

但本质上没有区别了,都是流封建,只不过诸侯王维持富贵是依靠血缘,而列侯是依靠皇帝的信任和军功。

如果皇帝不给予这些列侯尊贵的地位和足够的信任,那这些列侯为了维持家族富贵,就算是没事干都要挑起战争拿军功。

刘恒做皇帝的时候,虽然基本上没有战争,但是对这些列侯的赏赐却是隔三差五就有一次,这就是在安抚列侯们,不用军功,你们的富贵依旧可以保证。

……

汉军浩浩荡荡的出了塞,向着草原进发,孝文之治的积累极为深厚,不仅仅是钱粮,马匹的数量同样不少,只不过这些马匹的质量不能和匈奴人相比,但是作为战马是够格的。

周亚夫研究过之前对匈奴名将的战例,诸如昔年赵国的李牧,以及蒙恬和最猛的汉大将军韩武穆,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稳扎稳打,虽然不能大胜,但绝不会失败。

“大将军,这一次和匈奴大战,您的心中有腹稿吗?”

周亚夫闻言道:“引弓之民虽然来去如风,但是终究是有迹可循,漠南草原就这么大,能够供牲畜饮水的就这么一些地点,只要提前到达,就能形成合围,昔年大将军韩武穆就是合围了匈奴人之后才取得了大胜,所以战胜的关键就在于,让匈奴人跑不起来!

若是达不成这个目标,那就不能擅自和匈奴开战,尤其是要保留弓弩的数量作为威慑,然后结阵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