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第101章

纪元跟左右典籍去翰林院的时候, 本以为里面已经没什么人了。

这会过来,就是稍微转一圈,熟悉熟悉里面的工作。

左右典籍也是这么想的, 毕竟一到下午, 翰林院里除了当值的, 剩下的基本回家了。

但今日怎么回事?

他俩到底在翰林院时间长, 稍微听听,就知道什么情况了。

两人拉住纪元,低声道:“等翰林学士们吵完之后,咱们再进去。”

纪元虽不知情况,却也知道左右典籍是他的手下,基本不会害他。

他们这三人, 说是一荣俱荣都不为过。

两人见纪大人如此信任,将所知的讲了些。

他们先讲了翰林院本身的事。

大家都知道,翰林院算是天齐国中央朝廷的实权部门。

为何?

大概有其中两点原因。

一,翰林院是实打实的天子近臣。

此地的官员也有“储相”之称, 能来做翰林官的, 要么科举名次够高, 要么十分有执政能力。

六部的重要岗位,基本都是翰林官兼任。

比如翰林院最大长官李首辅,他同时也是吏部尚书,执掌整个天齐国的人事调动。

翰林院第二厉害的大学士楚大人,他则是户部尚书。

由此可见一斑。

二,这个天子近臣, 近到什么程度?

后世直接称呼翰林院为天子的“秘书处”。

而政府的秘书工作, 那可是完全不同。

作为天子的“秘书”,既要为皇上做参谋, 做智囊。

还要承担对上,对下的衔接工作。

再者,“秘书”们接触的公务,随便抽出来一本,都是国家机密。

上到国家大事,重要决策,再到皇上宫中大小事情,以及下面六部等等的杂事。

所以,作为翰林官,虽然没有实际的职务,但因为位置重要,跟其他官员都是不同的。

甚至还因为不涉及实际职位,被人称为清贵之官。

如此重要的部门,自然不一样。

左右典籍道:“这便是外人对翰林院,以及翰林官员的看法了。”

“但咱们翰林院内部,也大致分为两个部门。”

如果说翰林院是个巨大的秘书处。

那其中的一秘便是阁臣官,指的是正五品的翰林学士,从五品的侍读学士等等。

他们平时直接负责各部的事务,归李首辅,以及李首辅所在的文渊阁,还有楚大学士所在的集贤官所管。

二秘像是翰林院的史官。

他们甚至不怎么参与“智囊”的工作,统一都在史官院。

平日的差事,就是整理下面送上的文书,或者是把各部完结的工作统一归档。

以及闲暇时间修史等等。

由此就能看出来,翰林院里面,阁臣官是大于史官的。

即使史官放在其他地方,其实已经很厉害的了。

“平日对政务的争论,跟咱们史官没什么关系,除非李首辅点名让我们去听听,其他时间,就在史官院即可。”

纪元听着,终于弄明白翰林院官员们的职责。

由李首辅统一管。

然后分为两类。

一类参政。

另一类做文书工作。

他就属于后者。

至于方才争吵的,正是参政官员们的争执。

左右典籍也听明白里面在吵什么。

翰林学士们在为年初的事争执。

年初天气突变,下了场雪,京城附近受灾,当时顺天府处理得还算得当,但当时开仓赈灾所用的物资以及后续修缮房屋,都用了不少银钱,而且用之前,朝廷的审批还未通过。

按理说,这样的方法并不合适。

换作现代来说,正确的报销流程,也该是先提交申请预算,预算通过之后,再去做事。

现在顺天府的做法是,先做事,后报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