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资本之争

很显然,有些人看到赚钱,看傻眼了。

谁都没有想到,这玩意儿,这么赚钱,来钱这么快!

经济学中有一个词语叫做:路径依赖。

意思是,你用一种方法尝到了甜头,以后就想着一直下去,并对此产生依赖。

大宋朝的官员们,必然是尝到了甜头的。

以前每年辛辛苦苦收税,绞尽脑汁,收到三千多万贯,已经喜大普奔了。

现在,派人把地测量好,再挂牌开卖,民间立刻一大堆的商人击破脑袋排队来买地。

赚富人的这些钱,比去搜刮穷鬼的税,不爽的多吗?

再说了,四京最终的总人口在一千万左右,能来四京买房的,基本上算得上有钱的,至少有稳定收入的。

这并不波及到那些乡下的农民。

说到底,只要房地产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就是杀富的游戏。

至于现在朝廷有官员想要扩大这种模式,躺着把钱吸上来,对于赵宁来说,那是万万不能的。

原因无他,他是穿越过来的。

“这件事先压着,其他地方想找银行贷款建房,不准!”

王宗濋说道:“官家,这扬州、杭州、成都,有钱人倒不算少,其实也可以……”

“不准!有钱也不行!”赵宁肯定地说道,“不是每一笔钱都要赚的,局面一旦扩大,你控制不住,朝廷也很难控制得住,最后承受的还是老百姓。”

“是,臣明白了。”

“把银行盯紧一些,银行的利息,坏账,都要牢牢把控,如此巨额的钱财,必然有人挖空心思想要分一点,若出了问题,朕第一个拿你是问!”

“官家放心,臣已经派人去各地监察银行了!”

“下去吧。”

“臣告退。”

中午的时候,赵宁带着一群人去城南狩猎。

随行的便有几位宰相,还有多位尚书。

其中官职最小的是中书舍人虞允文。

打完猎之后,在汴河之畔的凉亭下休息起来。

赵宁问秦桧:“南方的甘蔗种得怎么样了?”

“回禀陛下,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的甘蔗种植,比五年前增加了二十倍,民间现在还有大量的人出海,去麻逸种植甘蔗,海运回来,仅仅汴京的甘蔗数量就明显增多,糖的价格也降了三成。”

赵宁点了点头,对秦桧的回答,显然很满意。

南方的新农政是秦桧一手在主管,甘蔗的种植必然也是列入到南方的农业政绩考核里的。

整体来看,秦桧对南方的主政效果很明显。

“冶铁呢?”

吕颐浩说道:“福建和广南东路发现了五处铁矿,荆湖北路的铁矿也已经开采出来,去年的铁矿比前年增加了五成,今年应该是能翻倍增加的,民间对铁的需求快速增加,铁价在满足军政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再降。”

再细节的,赵宁并不多问了。

沉默了片刻,他才说道:“关于京兆府的青衣社案,诸位怎么看?”

“五天前,开封府有查过,查处两处民间私人借贷,牵涉的前额高达一万贯。”赵鼎说道。

“两处只是查到的,开封府都有这样的借贷,朕相信绝不止两处,其他地方更甚。”赵宁说道,“这件事诸位认为该如何处置?”

“臣以为,民间既然大量存在,便说明了它还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秦桧接过话来,“只是需要规范,需要对这些私人借贷进行管控,堵不如疏。”

赵宁沉默不说话。

倒不是他反对秦桧所言。

秦桧说的不算错。

只要有商业,必然有借贷。

交钞的便捷,银行模式的成功,更是为民间借贷提供了先例。

“臣觉得不妥。”吕颐浩说道,“民间借贷,堵不如疏,如何疏?能否疏?”

秦桧继续说道:“只要公布私人借贷合法,但需要服从朝廷管理,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合法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