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函谷关,秦武阳要求比试一下。
函谷关。
当浩浩荡荡的铁骑来到城门前,一名看守城门的将领,便缓缓上前询问。
确认来者身份之后,在将领的示意下,所有看守城门的秦卒、官吏,以及进出的百姓,纷纷避让到一旁。
“燕国马车?你们看,好像是燕国使臣!”
“怎么回事啊!以往燕国使臣出使秦国都没有铁骑护送,眼下怎么会有如此多的铁骑护送。”
“不知道!是不是发生什么大事了?”
城门外,一个个秦国百姓,纷纷站在一旁小声的议论起来,看着从面前走过的铁骑以及燕国使臣马车。
人群中一些士人与商贾也纷纷看向彼此,满脸好奇的小声交谈起来。
而在城门楼上。
函谷关驻将在听到树下的禀报后,起身从城楼上,走下城门。
函谷关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数次为秦国挡住诸侯国的联合进攻,而之所以坐拥如此之大,自然离不开其险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函谷关外前面那条巨大的河流。
函谷关的城墙依河而建,几乎杜绝整个山脉下的平地,而关内除了一条险要的隘口外,左右都是巨大高耸的高陵。
黄昏下。
函谷关守将带着亲信将士,很快便来到城门。
伴随着马车缓缓停下,守将目光看了后面那辆燕国使臣马车一眼,随后便转过头,看向前面这辆马车。
见到白衍走下马车后,守将缓缓抬手辑礼。
“白将军!”
守将便是白衍认识的人,并且有过救命之恩的杨彦。
白衍看见杨彦,脸上因为露出笑容,连忙走下马车,对着杨彦辑礼。
“杨将军!”
白衍对于在函谷关见到杨彦,并不意外,当初伐赵,杨彦有些急于求成,虽是捡回一条命,却也险些酿下大祸。
回到秦国咸阳一直在养伤,而伤好后便被降爵,调到函谷关当守将。
这些都是在雁门善无城的时候,杨老将军说的,而且来秦国之前,杨老将军也嘱咐白衍,若是赶路到函谷关,便驻留一晚上。
“许久不见,杨将军别来无恙!”
白衍对着杨彦再次辑礼道。
身处这个时代,辑礼这些已经实属正常,而且随着地位越高,辑礼次数就越是频繁,谁都不愿意重蹈先辈的覆辙,因为少一次辑礼,便被他人误会是轻视,坏了名声。
年少时在齐国,那时候白衍地位低,根本不需要辑礼,很随意。
但如今却不能!
即便是对很熟悉很熟悉的人,就如同眼前的杨彦,哪怕有救命之恩,白衍也要十分注意这些细节。
“整日在这函谷关无所事事,不提也罢!”
杨彦笑着抬手还礼,随后摇摇头。
说话间,杨彦也看到车队后面,燕国使臣一行人。
“这位便是燕国使臣荆轲!”
白衍看到荆轲,转身给杨彦介绍道。
“秦臣杨彦,见过燕使!”
杨彦听到白衍的介绍,转头对着荆轲拱手辑礼。
“燕使荆轲,见过杨将军!”
荆轲手持燕国使节,对着杨彦还礼。
“一路舟车劳顿,家父已经书信与彦说过,彦已经为白将军与燕使准备好住所!请!”
杨彦辑礼完之后,看了一眼荆轲后,随后转头看向白衍,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白衍没有推辞,抬手行礼,礼毕后,便跟着杨彦去往住所。
函谷关作为秦国的门户,也是秦国最重要的关口,自然驻扎着大量守军,而在关内,一些层层选拔的百姓户籍,也搬迁到函谷关。
这也导致函谷关内,虽说比不上城邑那般,酒楼驿站随处可见,却也能随处找到吃喝的地方。
杨彦是在关内山脚下的营地中居住,虽然可以带白衍去,但随行燕使一行人,却多有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