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昔人黄鹤(二十二)

月湖夜风清凉,湖面波光粼粼着高楼大厦的灯光斜影,像是墨色天鹅绒洒了一层银沙,孤寂着城市深夜的璀璨。

海燕立于月湖畔,背影纤细,衣裙随风漫飞,几丝长发迎风扶摇轻舞,清丽脱俗如“我欲乘风归去”的九天仙女。

“记住我做的每一件事情。”海燕没有回头,窄窄的肩膀微微颤抖,轻柔的嗓音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悲戚,“千年了,从未想过,还会弹起这首曲子。”

我本想询问几句,月饼轻轻按住我的肩膀,摇头示意不要言语。

言罢,海燕摸着身旁岩石如尖笋的凸起,逆时针扳动。石块摩擦的“咯吱”声响过,那块两米多宽的岩石竟然缓慢地分开,露出一方色如乌金,造型古朴,琴尾焦糊的古琴。

海燕泪眼盈盈,纤纤玉指轻抚琴身,温柔如慈母抚摸尚在襁褓的婴孩,近似吟唱地轻声哼着:“焦尾焦尾,一曲弹起,望断天涯,魂牵千年。小九啊,让我用你最喜爱的琴,为你那个负心的情郎,弹奏你最喜欢的曲子,好么?”

我心头一震,若不是月饼拦着,早就高声询问!

这居然是小九的爱琴,而且是“四大名琴”之一的焦尾琴!

此琴为东汉乐师蔡邕所制,《后汉书·蔡邕传》记载:“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焦尾琴更神妙之处在于——弹奏时音色悦耳空灵,飞鸟闻声,停翅栖于枝头;百兽听音,驻足静卧绿草。常人听闻琴声,欢喜静怡中莫名升起一丝愁苦。

据传,东汉末年,董卓、李傕等作乱关中,匈奴趁机劫掠,蔡邕之女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掳走,塞外生活十二年,孤苦无亲,唯有父亲手传的焦尾琴陪伴左右。

她日夜思乡,念及亡夫,将愁苦之情赋予琴声,创作出《胡笳十八拍》。每每弹奏,情不自禁,泪水滴于琴身,十指沾血,故焦尾琴身有类似于泪痕的斑点,更在乌黑中透出隐隐血色。

此等悲苦之琴,所奏音乐再多欢乐,也难掩乐声中的哀伤,无怪乎“闻之落泪,听之掩泣”。

曹操一统北方,念及蔡邕之恩,更倾慕蔡文姬才华,重金将其赎回,焦尾琴也得以回归中原。

后几经战乱,再出现时已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一名妓所有。问其琴之来历,此女闭口不言,只说是两个奇装男子深夜翻窗入屋所赠,并传授一曲。

自此,焦尾琴皆为历朝历代青楼名妓拥有。究其原因,竟是“琴虽名琴,却是残躯”,倒也暗合妓女的身世命格。

奇得是,此琴无论落入哪位名妓之手,纵是倾国倾城,才情书画拘束无双,必在三年内饱受颠沛流离,负心抛弃之情伤。最著名的当属隋朝第一名妓,被负心人误了终生,半生凄苦伶仃,含恨而终。

坊间言传,当年奇装二人赠琴时,与此琴下了诅咒,方弹奏他们所传之曲才能破解。而南朝第一名妓,直至临终,也始终未曾将此曲流传于世,只是叹息苦笑:“很多事情,你们不懂。不是主人寻琴,而是琴寻有缘佳人。”

纵是如此,焦尾琴依然是富贵浪荡公子哥趋之若鹜之物,不惜千金购得,赠与青楼名妓,只求鱼水之欢。

说来惭愧,月湖琴台,此情此景,事关诸多未解之谜。我想的竟然是:“他妈的是谁舍得花这么多钱,送小九这把旷世名琴!也不知道俩人到底做了什么?指定没好事!”

越想越觉得不爽,居然涌起一股酸到牙根的醋意:“不知道千年前的我和月饼,有没有弄死那个送琴的小兔崽子。”

“别胡思乱想了,吃这千年老陈醋,起码也要古墓里出土的唐朝饺子才行吧?”月饼摸了摸鼻子,目不转睛地盯着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