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饶是苏辙一贯是个沉稳的, 如今面上也是浮现几分怒气来:“这件事可是王安石在捣鬼?”
“子由,你莫要因我出头!”王巩连忙开口,低声道:“如今满朝文武皆知, 王安石将你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巴不得寻到你的错处。”
说着,他是长长叹了口气:“若真深究起来,我此次贬官也不算冤枉。”
听他说起, 苏辙这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三个月之前, 有人状告余姚县主簿李逢谋反。
一开始,谁都没有将这件事都放在心上,毕竟如今天下也算安定, 谋反简直是死路一条。
但官家还是下令彻查此事。
御史台彻查一番,发现还真有这么一回事,更是牵连出两个人来。
一个人是太/祖皇帝赵匡胤四世孙赵世居,一人是道士李士宁。
李士宁不光是道士, 还是个有些名头的道士,他四处放话就算官家得了一子, 却也不会平安长大,太/祖皇帝后代当有天下, 天命应在了赵世居身上。
若换成聪明些的人,定知道这道士是故意说些好听的话哄骗自己银子。
可也不知是赵世居不聪明的缘故,亦或者是他想着自己能争一争储君之位的缘故, 将这话当了真,暗中资助了李士宁不少银钱。
一个月之前, 赵世居赐自尽, 李逢凌迟,李士宁杖刑后流放。
而王巩因与赵世居有几分来往, 受到牵连,原本王安石的意思是要将其追夺官衔的,但官家看在其祖辈有功的份上,却对他网开一面,将他贬为太和县县令。
听到最后,苏辙皱眉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汴京城内,谁不知与你关系要好之人是数不胜数?王安石拿这件事来治你的罪,未免太牵强了些。”
王巩只不置可否笑了笑:“我想,王安石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来他向来不喜我们这些靠恩荫入仕之人。”
“二来直至今日岳丈仍反对他的变法之策,虽说岳丈不比他身居高位,却德高望重,他几次想要对岳丈下手,却苦于没有机会,今日我落得如此下场,也算杀鸡儆猴。”
“三来则是他想借着这件事震慑震慑你,想叫你看看如今朝中上下是他一人说了算。”
“子由,我这一走,你务必要小心。”
苏辙正色:“你放心。”
王巩是个聪明人,知道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
但如今离别在即,有些话却是不吐不快:“子由,我总觉得官家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却是越来越糊涂,从前朝中能人异士不断,可就算谁人身居高位,却也没有把持朝堂的情况。”
“自小皇子出身之后,官家将大阪的心思都放在了小皇子身上,对朝中之事很少过问,这才叫王安石钻了空子。”
“若长期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苏辙又何尝没感受到官家的变化呢?
他自诩自己做不到像范镇一样,明知官家会不高兴,还提着脑袋前去谏言。
他顶多委婉提一提,若官家不听,他就不会再说。
想要拯救大宋,想要拯救老百姓,前提是他要有自保和保护家人的本事。
苏辙见王巩情绪低落,知他虽看似风流,但对大宋与百信之心一点不比他们少,只劝慰他几句。
谁知王巩却摇头道:“……此事一出,我却是心灰意冷,从此之后寄情山水好了。”
“至于这朝堂,这江山,就留给王安石等人去操心好了。”
他走后。
苏辙却是坐在书房良久没回过神来。
从前官家曾感叹过苏辙的年轻有为是好事,却也是坏事。
他懂得官家话中的意思,正因他年轻,即便才干出众,可随着他官位越高,想要升官就越难,朝堂之上也是个讲究论资排辈的地方。
先前他并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但如今,他只恨自己的年纪不能再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