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十年不遇的贝勒府

在无数读者的期待之下,《人民文学》十一月号如约上市,《大明王朝1566》的下半部分终于揭开了庐山真面目。

《人民文学》刚刚上市没两天,铺天盖地的评论潮和读者来信再次袭来。

经过一个多月时间的口碑发酵,《大明王朝1566》已经成为很多读者们心中历史类小说的天花板。

有好事者自然少不了把这部小说与之前曾经获得过雁冰文学奖的《李自成》以及广受欢迎的二月河的《康熙大帝》进行比较。

得出的结论是,无论从小说本身的剧情,还是文学性、思想性,后两者都无法和《大明王朝1566》相提并论。

有这部小说的狂热爱好者,更是喊出了“新明史”的口号。

以前对于这种狂热粉,林为民一向的建议是“打死勿论”。

从后世来,“一粉顶十黑”的道理他是懂的。

可等这事轮到他身上的时候,他就觉得,读者又有什么错呢?

要错都是我的错,只怪我小说写的太好。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外界的口诛笔伐,就让我独自一人承受好了。

“啧啧啧!”

姚淑芝欣赏着今天刚到编辑部的读者来信,脸上的表情眉飞色舞,“这帮读者,真是越来越夸张了!”

新来编辑部的邹昌义问道:“以前主编的读者也是这样吗?”

姚淑芝思考了一下,“不多见,这回大家真是要把为民捧上天啊!”

贺启智说道:“可我不太理解。为民这部小说好是好,我觉得比不上《追凶》的那种凌厉、极致,那种才更会赢得读者们的偏爱吧。”

柳荫笑着说道:“这个你就不懂了吧?”

听她这么一说,编辑部的同事们立刻投来好奇的目光,想听听她的大论。

柳荫享受够了大家的瞩目,才说道:“看《追凶》,只要能够理解为民的思路和创作意图,那么就会有一种畅快感,但看《大明王朝1566》则不同。”

柳荫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姚淑芝很配合的问道:“怎么个不同法?”

“看这部小说的人,有很多是对明朝历史本身就感兴趣的人。为民那天给我说了个词,我觉得用的非常好,叫‘知识壁垒’。

这书,我能看,而你看不了,这就容易形成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再说《大明王朝1566》这部小说,说是历史,但实际上是披着历史的皮,讲着权谋和改革的事。

真正阅读起来的门槛其实不高。

但大家都觉得这小说有门槛,连那些研究历史的人也认可了小说的内容,让外人一看,这得多厉害啊!

心中那种认同感自然而然就上来了。

所以,这些天出现的这些言论也就不奇怪了。”

柳荫说完这些话,悠哉的喝了一口茶,周围同事听完都深感赞同。

“柳姐说的真好!”邹昌义夸道。

姚淑芝嗤笑一声,“你真当是她想的呢?这些话一听就是林为民说的。”

柳荫白了姚淑芝一眼,“没意思!”

在同事们正讨论着林为民和他的小说的时候,林为民正在接待客人。

“您下午要是有时间就跟我过去看看,保准您不会后悔。”

李光复的脸色有些兴奋。

他这一年一直在给林为民踅摸房子,平时买个大杂院根本不需要来找林为民,他自己就能做主,根本不需要请示林为民。

可今天这个不一样,用李光复的话来说。

“您等十年八年,不定遇上这么好的机会!”

林为民被他说的怦然心动,想了想,说道:“行,我这就走一趟,你等会我!”

他说着去覃朝阳办公室打了个招呼,便带着李光复出了门。

车子驶过什刹海,上了西直门大街,刚到新街口便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