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六月初一的正祭,五月二十九便要出门,海边离得远,连马车带坐船要走大半天,到了地方落脚后,还要盯两遍祭典流程,一点岔子不能出。

靠海吃海的人信海神娘娘,唐老爷一个外乡人,头回受邀观礼,所谓落土随俗,就得拿出比本地人还要重视的态度,不能让人家觉得你一外乡人轻视海神娘娘,轻视本地的礼节。

叶三峰和傅九两在门前等了半晌,又等了半晌,没见老爷夫人出来。

天阴着,一会兴许是要飘雨,等了等又进门去催,走到二门,终于看见夫人小姐描眉画眼地出来了,很久没出门玩了,都挺欢喜。

海河西起三岔口,东至大沽口,中间蜿蜒百二十里,一路顺水不顺风,船夫得摇橹才能走。

满河的大船、小船、楼船、画舫,还有的大船上顶了艘张灯结彩的小花舲,是拿彩纸糊的,漂漂亮亮蹲在船顶,大概是一样贡品。

客船多是上下两层,一艘艘的停在河堤边接人。栓船的铁蟒头锃光瓦亮,船工光着头打赤膊,长得横眉楞眼,对客人说话的腔调却是柔的。

这些人啊事啊,珠珠一样没见过,唐家来天津大半年了,还没坐过船,小丫头高兴地眉眼都在发光,指指河中央。

“咱们怎么不坐大船呀?大船不给停吗?”

叶三峰扶她一把,踩着踏板稳稳地跨过了船舷,笑称:“大船都是从三岔口下河的,坐满就不让上了,咱们赶不上啦——三姑娘不知道,坐小船才有意思呢,伸手便能摸着水。”

唐荼荼睄一眼河中心的楼船,看见船上奴仆林立,都极有规矩,又设凉棚,又筑观景亭,只消一眼就看出来这是大官家眷的船。

堂堂天子渡,多的是二三四品大员,船自然要挑最豪华精美的。

什么权豪势要,什么奢侈无度,小女孩不需要懂这个。她于是牵起珠珠:“来,咱们拿网网鱼。”

满河上多的是提着大桶往河里倒的人,开始,唐荼荼以为是在放生鱼苗,可又见船上摆着很多捞网,大家伙儿捞鱼捞得欢。

同船的县丞家太太也准备了桶,唐荼荼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桶的蝌蚪和碎螺,全是鱼饵料,朝河里泼下去,一下子如沸油入水般,激起大片河鱼翻滚。

“哇——!”

珠珠被溅了一头一脸的水,唐荼荼也没比她好多少,还是亢奋得不得了。

她爱死了这人世自然的味道。天是清的,风也湿润,手探到河水里,不用动,就那么放着,等鱼瞎子撞上来时,能摸到鱼光溜溜的背。

“姐!我捞着鱼啦!好大一条银色的鱼哇!”

摇橹的船工如看傻孩儿一般,看着看着又笑了。

城里的人多是去赶热闹,过了翟庄,才是真正靠海吃海的渔乡,出海捕鱼的、挖塘养鱼的、扎船修船的、以及盐灶户,全住在海河下游,信天后信得最虔诚。

各样的小船下饺子一般下了堤岸,挨挨挤挤地往前行。

可此段河道狭窄多弯,沿岸支出的滩涂也犄零旮旯,船头一会儿要转向东北,一会儿转向东南。大河里拐弯不是轻巧事,有不讲道义的船工,一桨子撑在旁边的船上借个力,自己调好了向,把旁边船推得在水里转半圈。

一条船上五六个船工,哪肯受这气?张嘴就骂。船上的人便笑着看两头骂架。

跟在后头的船总爱这时候加塞,把尖梢的船头挤进来,一个巧劲就能顶开两边的船。越是小渔船越滑溜,挤进来逮着漂亮姑娘摸把手,耍个流氓就走。

珠珠一时不防,搭在船舷上的手指差点被夹了,还是唐荼荼眼疾手快拉了回来,瞪着那渔夫就要骂他。

眼看那小渔船溜得飞快,后头却忽有几个仗义的“船工”,抄起铁抓钩固在渔船上狠狠一扯——小渔船几片木头板,哪里经得住这一拽,当下连人带船翻进水里喂了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