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李陵苏武诗(其一)
李陵送别苏武,写了一组诗。对这一组诗的作者是谁,历来争议很大,有人认为它是后人假托李陵之名写的,也有文学史研究者认为作者为李陵是可信的。但是,即便是“托名伪作”之说成立,就诗的内容本身来看,它很真切地反映了李陵和苏武这样一对历经沧桑的朋友,在远离故土的地方,那种依依惜别的心绪和感情,所以我们不妨就从这个角度,来欣赏它。
李陵是汉武帝时候的一位将军,是著名的“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广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位将军,非常了不起,司马迁小时候还见过他,说他“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就是说他非常质朴,老实得好像话都不会说。司马迁在《史记》里记录了大量关于李广能征善战、神武过人、威震匈奴、体恤下属、与普通士卒同甘共苦的事迹。而且,司马迁在《史记》的“列传”里面,对传主大多是直呼其名,但对李广例外,叫《李将军列传》,足见司马迁对李广的尊重。中国的古诗里头,写古代将军的寥寥可数,但是写李广的却很多,比如唐诗有王昌龄的《出塞》、卢纶的《塞下曲·其二》,都是写的李广;一直到现代,台湾诗人余光中还专门为李广写了一首《飞将军》,歌颂李广说:“两千年的风沙吹过去/一个铿锵的名字留下来/……他的长臂比长城更长/胡骑奔突突不过他的臂弯……”
[宋]马远《踏歌图》
但是李广最后的结局很不好。他退休以后,本可以安享晚年,却主动要求参战,去了以后,和他的上级,统帅大军的大元帅李广利处不好。因为李广利原来是李广手下的一个将军,没有什么本事,只因为他的姐姐嫁给了汉武帝,就被提升为大将军,李广瞧不起他,当然就处不好。结果,在打仗中李广出现失误,带领的部队迷路了,比军令规定的时间晚到了三天,李广利就小题大做,说他贻误战机,“按律处死”。汉武帝时法律苛刻,那些司法官吏又很恶毒,李广晓得他们整人很凶,不愿意拿给他们羞辱,就自杀了。
李陵当了将军后,也是打了很多胜仗,但因为他和他爷爷一样,对朝廷里面那些卑鄙的文官武将瞧不起,平时就不跟这些人往来,连话都不说,更不在一起喝酒言欢、联络感情,这就种下了祸根。
一次汉朝出动六支大军去打匈奴,李陵是其中人数最少的一支,只有五千步兵。他带着自己的部队准时到达了集合地点,却发现其他五位将军一个都没到,他成了孤军。后来李陵在给苏武的信中说:“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这件事在《史记》上写得很含糊,让后人推测那是人家有意设计,来陷害李陵的。照理说李陵完全有理由赶紧离开,但他认为大军有约,自己不能单独退兵,结果被八万匈奴大军围攻。虽然李陵的部队勇猛迎战,但毕竟寡不敌众,一直打到五千人马只剩下一百多人,箭都射完了,粮草也没有了,这才被匈奴俘虏。李陵被俘以后,匈奴单于亲自劝降,他一直不答应。拖了一个多月,突然从南边传来消息,汉朝听说李陵投降了匈奴,就把他全家都杀光了,上自八十多岁的老父亲,下到未成年的娃娃,一个不留。在这种情况下,李陵气慌了,这才答应投降。单于马上给他非常高的待遇,封他为右校王。这样一来,从汉武帝时代一直到今天,对李陵的评价就长期存在争议,司马迁还为此遭受了“宫刑”。
李陵投降以后,苏武作为汉朝的使臣出使匈奴,又被匈奴扣留下来,要他投降。苏武坚决不干,匈奴把他流放到当时荒无人烟的北海边(就是现在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畔),想用这种办法逼苏武投降。苏武宁死不降,甚至拔剑自刎,匈奴一看没有办法,也就不逼他了。但苏武仍然坚持他的汉朝使臣的身份,把那个标志汉使身份的节杖一直带在身边,坚持了十九年。在这期间,苏武和李陵见了面,他的选择虽然不同于李陵,但对李陵非常理解,深知他是迫不得已的,两人成了最好的朋友。十九年以后,苏武要回汉朝去了,李陵就写了这一组诗来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