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皇”原来指盛大的厅堂

“堂皇”一词,如今多用于“富丽堂皇”和“冠冕堂皇”。“富丽堂皇”是褒义词,形容宏伟华丽,气势盛大;“冠冕堂皇”则是贬义词,形容表面上庄严正大,其实徒有其表,虚张声势,装腔作势而已。在今天的语境中,“堂皇”毫无疑问是形容词,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堂皇”最初却是名词,指盛大的厅堂。

据《汉书·胡建传》记载,汉武帝时,胡建在禁卫军中担任主管军法的官员的低级下属。虽然职位低微,又很贫穷,但他关心爱护士卒,因此颇得人心。时有监军御史将北军军营的垣墙打通,与外面做生意,败坏军纪。胡建想杀了他,于是跟士卒们约定:“我欲与公有所诛,吾言取之则取,斩之则斩。”“于是当选士马日,监御史与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建从走卒趋至堂皇下拜谒,因上堂皇,走卒皆上。建指监御史曰:‘取彼!’走卒前曳下堂皇。建曰:‘斩之!’遂斩御史。”

这则记载中,“堂皇”一词凡四见,颜师古注解道:“室无四壁曰皇。”“皇”的本义是灯火辉煌,引申指大、盛大,“室无四壁”,当然非常宽阔;“堂”的本义是殿堂。因此“堂皇”就作为一个名词使用,指盛大的厅堂。《广雅》:“堂皇,合殿也。”即是此意。《西京杂记》说“文帝为太子立思贤苑以招宾客,苑中有堂隍六所”,“堂隍”即“堂皇”。《太平御览》引《洛阳记》:“洛阳宫有桃间堂皇、杏间堂皇、柰间堂皇、竹间堂皇、李间堂皇、鱼梁堂皇、醴泉堂泉、百戏堂皇。”柰(nài)是一种似李子的水果,鱼梁是拦截水流捕鱼的设施。又引《晋宫阙名》:“洛阳宫有水碓堂皇、择果堂皇。”水碓(duì)是用水力舂米的器械。可见汉晋时期的宫中有各种各样用途的“堂皇”。

“冠冕”代指官宦,与“堂皇”组合在一起成了贬义词,比喻徒有其表。但是“冠冕堂皇”的组合最初却是褒义词,官宦们坐在盛大的“堂皇”之上,那是何等的庄严正大!太平天国时期,朱翔庭在《建天京于金陵论》中议论道:“较之妖穴罪隶,其冠冕堂皇之盛,不更判以天渊乎?”与“妖穴罪隶”作对比,正是用的“冠冕堂皇”一词的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