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牝鸡司晨”的“牝鸡”是什么鸡

“牝鸡司晨”是一个成语,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非常之低,通常使用于书面语中。想知道“牝鸡”到底是什么鸡,就得了解古人关于动物性别的分类。

古人对动物性别的分类很细:“飞曰雌雄,走曰牝牡。”飞禽的性别分为雌雄,走兽的性别分为牝牡。其中雌性的走兽称作牝,雄性的走兽称作牡。因此“牝马”就是母马,“牝牛”就是母牛,那么“牝鸡”也就是母鸡。

“牝鸡司晨”这个成语出自《尚书·周书》中的《牧誓》一篇。《牧誓》是周武王起兵伐商,在牧野决战之前的誓辞。周武王作此誓辞时引用了古人之言:“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这句比周代还要古老的格言分为两个部分:“牝鸡无晨”,母鸡没有在早晨打鸣的道理;“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如果母鸡在早晨打鸣,那么这户人家就一定要衰落了。

母鸡当然不会在早晨打鸣,因此孔安国解释这句格言的隐喻是:“喻妇人知外事,雌代雄鸣则家尽,妇夺夫政则国亡。”周武王引用这句格言,意在讨伐殷纣王惟妲己之言是听,暴虐百姓,从而为自己伐商奠定了政治合法性。从此之后,“牝鸡司晨”就成为妇人干政的专用名词,同“红颜祸水”一样,是对中国古代女性的最大诬蔑。

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史书对她评价极高,原因之一就在于不参与政事。据《新唐书·后妃传》载:“与帝言,或及天下事,辞曰:‘牝鸡司晨,家之穷也,可乎?’”古人将“牝鸡司晨”和“羝乳”并列,都视作妖异之事。羝(dī)是公羊,当年匈奴将苏武放逐于北海,让他放牧公羊,言明“羝乳”方可归汉。公羊当然不可能产奶,而竟然与“牝鸡司晨”相提并论,由此也可见男权社会对女性歧视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