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钟应一句话, 引得众人神情诧异。

在场的都是听过名曲、熟知新乐的乐评人,连君安更是前途无量的新晋音乐家。

即使他们认为,连君安的感情配不上他高超的技巧, 也不会如此直白!

果然,好不容易凭借即兴演奏扳回一局的连君安,顿时大怒。

“你一个弹琵琶的, 懂什么钢琴?”

“我不懂钢琴。”钟应俯视他, 认真回答,“但我懂得音乐。”

“这不是你能够即兴创作的乐曲,而且你的弹奏技巧, 严重的抹消了它原本的意味。”

钟应非常确定。

当连君安弹奏出它的第一个音, 整个旋律就扎进了钟应的心里。

这是一种独特的感觉,就像钟应第一次听到《高山》《流水》,第一次听到《塞上曲》,又或是第一次听到老旧录音机传出来的《景星》。

里面的愁绪如同汪洋大海,而他是透过圆形窗户,管中窥豹的听众。

连君安闻言,挑眉嗤笑道:“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钟应不想和他无谓争论, 抬手往旁示意,“请让让。”

钢琴家瞪大眼睛, 不敢相信钟应的行为, 在他眼中,这人是个琵琶演奏者,居然叫他让?

“你想弹钢琴?”连君安声音鄙夷,“这可不是你的木头乐器, 随便拨弄几下就能成曲。”

钢琴家的挑衅, 没有勾起钟应半分怒火。

他全部的心神, 都在刚才的乐曲上。

钟应喜欢那样的调子,更喜欢旋律里隐约透露的乐思。

如果可以,他甚至想邀请这位作曲人或者钢琴家,加入《同舟共济》的演奏。

因为创作这首乐曲的人,比任何的演奏者,都要明白“希望”的意义,并且赋予了这份希望,更加单纯天真的期盼与隐忍。

连君安离开钢琴,并没有走远,站在旁边好整以暇的看钟应怎么收场。

可钟应不介意他在旁边挡光,手指落于琴键,毫不犹豫的弹出了声音。

“创作这首曲子的人,没法弹奏如此快的急行。”

他将连君安那段震撼的急行快板,放得极慢,“可能是她的手指不够有力,或者边弹边走神,思考起别的事情。”

钢琴传出来温婉缓慢的旋律,比起连君安炫技的急行快板,确实顺耳了许多。

钟应顺着这串音符弹奏,又改掉了连君安干净利落的和弦,乐曲出现了迟缓的转变。

他说:“在转调的时候,她产生了犹豫,因为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迷茫。她有着一个清晰的目标,但那个目标,不是她心里真实的渴望。”

钟应的每一句话,都伴随着他指尖传出的乐曲。

厉劲秋站在舞台下,看着专注于琴键的钟应,听到改变后的乐曲,惊叹于钟应敏锐的感悟能力。

连君安的即兴演奏,确实奇怪。

那种奇怪的错觉,掩盖在了忧伤慑人的乐曲之下。

现在,钟应把厉劲秋感受过的微妙奇怪,一点一点挑了出来。

像厉老师严格纠正他的指法似的,修改着惨遭连君安糟蹋的乐曲。

钟应很喜欢它。

喜欢得指尖柔和,感受着作曲人的思绪。

一串欢快的音符戛然而止,钟应无奈说道:

“她想要自由,却不得不隐忍。”

又是一阵低沉旋律,于极静之处冲破了沉闷,爆发出绚烂色彩,钟应随之勾起唇角。

“她想要痛哭,却必须得微笑。”

一寸一寸去解读这首乐曲,钟应眼前都能见到创作者的身影。

她应该是一个小姑娘。

也许扎着灵巧的小辫,也许穿着鲜艳的长裙。

也许会半懂不懂的去读海子的诗篇,饱含期待和天真的念诵道:“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钟应想象着她的模样,弹奏出了乐曲最后明亮的光。

他肯定的说道:“这首曲子的创作者,非常适合演奏我们的纪念曲,她应该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而且是一位年轻、稚嫩、坚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