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斗争 希望不朽的手势
贝蒂娜头一个爱的对象是她的哥哥克莱芒斯,未来的浪漫派大诗人;后来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她爱上了歌德,崇拜贝多芬,爱上她的丈夫,也是大诗人的阿辛·冯·阿尼姆;接下来她迷恋赫尔曼·冯·皮克勒-穆斯科伯爵,他不是大诗人,却写过一些书(而且她就是把《歌德和一个女孩子的通信》献给他的);后来在近五十岁时她对两个年轻人,菲利普·纳多西阿斯和朱利阿斯·杜林,有了一种半性爱半母爱的感情,他们不写书,却与她互相通信(她发表了其中一部分信件);她钦佩卡尔·马克思,有一天她正在他的未婚妻燕妮家里作客,便逼着他陪她在黑漆漆的夜里散了很长时间的步(马克思丝毫不想散步,他喜欢陪伴燕妮胜过喜欢陪伴她;然而这个能使世界来个翻天覆地变化的人,却没有力量抵抗曾经和歌德十分亲近的女人);她对弗朗兹·李斯特有过偏爱,不过是在暗中的,因为她很快地就宣布厌烦了李斯特追逐光荣的偏好;她试图满腔热情地帮助精神有问题的画家卡尔·布莱希尔(她蔑视他的妻子正如她从前蔑视歌德夫人);她和萨克森-魏玛的王位继承人查理-亚历山大书信来往;她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写了《国王的书》,书中陈述了国王对臣民的责任;后来她出版了《穷人的书》,书中描写了人民的可怕的苦难,她再次找到国王,要他释放被控告策划共产主义阴谋的威廉·弗里德里希·施罗费尔;不久以后她又出面找他帮忙,为的是救出路德维克·梅罗斯瓦夫斯基,波兰革命的领导人之一,当时关在普鲁士监狱等候处决。她崇拜的最后一个人,她从来没有和他相遇:这是裴多菲·山陀尔,匈牙利诗人,二十四岁死于一八四九年起义军的队伍中。因此她不仅让全世界知道了一位大诗人(她叫他Sonnengott,“太阳神”),更让大家知道了当时在欧洲几乎不为人所知的诗人的祖国。一九五六年匈牙利的知识分子发起了第一次反斯大林的大规模起义,起来反抗俄罗斯帝国,如果我们还记得当时他们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裴多菲俱乐部”,我们就会认识到贝蒂娜通过她的那些爱,出现在从十八世纪到我们这个世纪中叶的广大的欧洲历史领域里。英勇的、顽强的贝蒂娜:历史的仙女,历史的女祭司。我说女祭司说得很正确,因为历史对她来说,是(所有她的朋友都用相同的隐喻)“上帝的化身”。
有时她的朋友责备她对自己的家庭,对自己的物质状况想得不够,责备她毫不计较地为别人牺牲自己。
“你们说的那些我不感兴趣。我不是一个会计。瞧,我就是我!”她回答,指尖点着胸口,正好是两只乳房中间。接着她头微微向后仰,脸上蒙着微笑,把她双臂突然但是优美地朝前投去。在动作开始时,手指还都挨在一起;胳膊到动作结束时才分开,手掌张开得很大很大。
不,您别弄错。洛拉在上一章也曾有过相同的手势,那是在她宣布想做点“什么事”的时候。让我们回忆当时的情况:
“洛拉,不应该干蠢事。任何一个男人都不值得你为他痛苦。想着我,想着有我在爱你。”当阿涅丝这么说了以后,洛拉回答:“可是我想做点什么事,我那么想做点什么事!”
这样说的时候,她隐隐约约地想到了跟另外一个男人睡觉。她已经常常有这个念头,而且跟她自杀的愿望丝毫不矛盾。这是两种极端的,然而在一个受辱的女人身上完全合法的反应。她的朦朦胧胧的不忠实的梦想被阿涅丝的不适当的介入打断了,阿涅丝想把事情问个清楚:
“什么事?什么事?”
洛拉明白在刚提到自杀之后立刻又提到不忠实会显得可笑,因此感到很窘,仅仅又重复了一次她的“什么事”。因为阿涅丝的眼光要求一个比较明确的答复,所以她至少要用一个手势尽可能给这句如此不明确的话一个意义:她把双手放在胸口上,然后又把双手投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