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番三十 德妃与阿林现代篇
窗外, 大公鸡,喔喔的叫着,昏暗的房间里还在熟睡的女孩睁开眼, 她轻轻地打了个哈欠, 伸手拉开床边的电灯。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十八年了, 吴玉珠看到这个叫做电灯泡的东西,还有些不习惯。
她本是大清康熙帝的德妃乌雅玛玉珠,故意设计让佟佳氏的人害死她后,原以为可以喝了孟婆汤转世。
她也确实转世了, 只是孟婆大概打了个盹没给她喝汤, 她依旧有着上辈子的记忆, 只是这记忆经过十八年的消磨如今已经不太清洗, 有时候她甚至觉得那就是自己做的一个很荒唐的梦。因为她学过历史, 历史上确实有德妃这个人, 可下一任皇帝并不是十四, 而是四阿哥胤禛。
这是个跟大清完全不同的世界, 今年是一九七二年, 这里没有皇帝, 讲究人人平等、农民翻身做主。她这辈子的名字叫吴玉珠, 家中行五,上头四个全是男娃, 她爹娘还算是疼她。
吴家是胡杨大队的大户人家, 大队一多半都姓吴,她爹是如今胡杨大队的大队长。大队长跟清朝的村长差不多一个意思, 这里的大队长不直接给钱,而是给一种叫工分的东西,有了工分才能换粮食换钱。
胡杨大队的人很敬畏吴家, 吴家老爷子也就是她爷爷是老革命战士,兄弟七八个为革命现身如今还活着的只有他自己。她爸这一代兄弟也不少,跟老爷子一样也投身革命,如今除了她爸当着个大队长,大爷爷家的一个伯伯当着公社社长外还有三爷爷家的一个伯伯在部队任职。
吴家思想觉悟高,也是赶上了好时候,等到四九年建国,国家出了新政策,允许百姓读书。老爷子一声令下,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孩子全部送去学堂。她们兄妹五个还好些,读书的时候年龄刚合适,据说她堂伯家的一个堂哥,都十二三岁了,还被压去学校跟七八岁的孩子读书。
吴玉珠有上辈子的记忆,学习还不错,今年在城里读高二。现在正好是六月放暑假,她就回来大队,顺便去上工赚几个工分补贴家用。
她这屋跟普通的农村姑娘屋子一样,只在床头放了一张学习桌,上面是她的书本和一个小闹钟。闹钟上此时指针指向五点。
五点钟虽然还早,在农村正好是上工的时候。
“爹,娘,早。”城里人习惯喊爸妈,吴玉珠喊不出来依旧称呼爹娘。
“玉珠起来了,正好你爹今儿要去公社接下乡的知青,你没事也跟着去。娘听隔壁公社可是说了,那些知青看不起咱村里人,你去给你爹镇镇场子,也让他们看看咱们农村也是有文化人的。”
吴玉珠的娘赵大妹就是隔壁公社红梅大队的人,红梅大队和胡杨大队相隔不过几里路,生产力完全不同。
前些年国家号召什么‘知识青年下乡在建设’,红梅大队就分了三个。那三个知青吴玉珠并没有见过,只是听说干活不行还瞎指挥,大概是觉得自己是城里文化人,看不起农村泥腿子,说话不好听。反正大队的村民跟他们的关系很不好。
吴玉珠听在城里当工人的三哥提过,现在城里岗位紧张,又是毕业季,初高中生没处安排,只能往下放。
她对知青也有些好奇,遂点点头,“爹,咱们大队要留几个啊?”
吴四霖砸吧下手里的旱烟袋,吐出一口烟圈,这才说道:“不多,就两个。”说完这句,他又抽了口烟接着说道,“你博林伯说这只是第一批,若国家安置不下以后还会有人下乡。咱们这地方条件好,来的这俩人来头可不小。”
他抬头看了吴玉珠一眼,“你去公社走走也好,只是千万别听你娘的跟人家别苗头。”
这话说的赵大妹不高兴了,她立刻嚷嚷道:“啥叫别苗头,我闺女脾气这么好,要是他们安安分分的,我闺女能找他们麻烦?你这个死老头子,老娘真是抛媚眼给瞎子看,白担心你了。要不是怕你被人家看不起老娘用得着拿自家闺女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