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这代人呀(114)

一说林雨桐的年代戏不行, 就有很多人反驳:推荐看一下去年的大热剧《我们的时代》再来说这个话。

可又有人反驳,《我们的时代》横框了半个世纪的时间线,对于特定的十年, 也只是里面的一个片段。而《当年》可不一样, 整个的故事都放在了当年,只限定了在那么一个时间段之内。这可是牵扯到了方方面面, 真不是你一个没经历过的小年轻就能把握的。

很多人都认可这样的话, 浅尝辄止能遮盖短板, 但深入,还得看真正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

就有人说:“你们把央视当什么了?人家连一点鉴赏的能力都没有吗?”

那可不一定!有些片子是正能量的,但未必叫座,对吧?!

这种网上的论战在某些人的纵容甚至于扇动下, 更加激烈的起来。

许安就笑,“就得这么吵, 吵起来才有热度。白鲲鹏自信的很, 老作品了嘛!当年就是靠这个起家的。这就跟经典不停的翻拍一样, 有老书迷捧场,有这么些年积攒下来的名声,人家是认定输不了的。”

明白!最开始是对方因为没被老大的电视台选上,有些不服气,发点小牢骚。可是许安却引导舆论, 就是要叫大家吵, 叫大家嚷,叫大姐都来比对比对!

“对方肯定是下了死力气了。用的也是影帝影后……”许安咬牙,“这次, 以演员和阵容来说,咱们跟人家不能比。但我还就是得叫大家知道。一个编剧的好坏, 真能决定一部戏的成败。好的编剧,就是能撑起一部戏。”

林雨桐倒是没那么慷慨激昂,拍了拍她,“那你等着吧!”

可能是因着两部戏较劲,有些卫视为了收视率,把电视剧《微光》的播放时间段,安排在了九点二十。因为央视的时间是固定的,就是七点四十开播。

一般到了九点二十,两集也都看完了。

《当年》序幕一开,就给人的感觉好明亮!绿军装的人,火红的旗,金黄色的一望无际的小麦,那么明亮的色彩。那么一群人,说笑着从远处走来,那个年代的特色,从这些群像上反应的淋漓尽致。

那是属于青春的颜色。

好些坐在电视机前的中年人都坐直了身子,不管当年有多困苦,人到中年再去回忆,苦涩的味道渐渐的淡去了,只留下属于青春的东西。青春,不管对于哪个年代的年轻人来说,那一定是生命中最亮的一个节点。

有些人忍不住说,“看见那种背心没?当年我也有一件,一模一样,穿了七八年……”

剧情一开始,就出来一个说话带着些小幽默的斯文小伙子,跟家里人挥别,坐上了去东北的火车。

跟着主人公程浩的视角,一路颠簸,把那个年代的吃穿住行,在电视剧里展现的淋漓尽致。没有颓然,有的只有热爱的,向往的,甚至是热血的生活和向往。

如今的人去看,好似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追求,有些可笑。可这一丝笑还没来得及露出来,就不免鼻子一酸,总有个什么地方把人给触动了。

节奏明快,透着一股子小热血小感动,带着点颇有时代特色的小幽默,叫人莞尔一笑。匮乏的物质,丰富的精神,这么一群人一露而,就叫人从心底里喜欢。

看了两集,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的。

间歇也不会觉得广告太长,因为坐在身边的长辈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跟你讲,当时他是怎么怎么样,或是当年谁谁谁怎么怎么样。

不管是不是知青,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一直到看完了,还说的意犹未尽。

年轻人就急着换台,“看《微光》,马上开了。”

《微光》一出来,给人的感觉就是带着黑灰滤镜的镜头,沉闷的,压抑的。这个小说很多人都看过,即便没看过,也知道大致讲述的是什么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