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那么多书,你有独立思考能力了吗?

有次偶然看到了朋友圈里有人发出的上海某外国语小学的家长面试题,是三道开放性问题,乍一看我还有点蒙圈,不知道学校想要怎样的答案。思考完这个问题之后,我为自己感到悲哀,读那么多书上那么多年学,自己依然无法独立地去思考,还总要想着出题方想要什么样的答案,而完全不想自己该怎么作答。

身为一个家长,虽然孩子小,但我也挺关心教育的。我加入了一些教育群,有课外班的,有上学的,等等。可以看出,受够了应试教育的爸妈,都在诟病应试教育劣势的同时,把眼光放在了西方,在羡慕西方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时候,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极端重视,从孩子三岁开始就将他/她送到各种培训班连玩带学,一年几万的学费都不在话下,目标都是将来出国留学。但西方教育从小就有一项最重要的能力培养,那就是独立的思考能力。 比如,从小就要读很多书,学会使用图书馆和网络,并对老师留的开放性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这一点上,我们输得很惨,并且总也补不起来。

这个问题的出现,不是因为家长不培养孩子,而是家长没有这个能力。我们中的大部分人从高中或者从大学开始,每当遇到开放性问题考试,无论是开卷考试或者论文考试,都恨不得拿出百度百科上的内容来抄,或者拿出书本来抄,想一想,我们有过一次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按照自己的独立理解来作答的时候吗?99%的人没有。我们都做不到独立思考,拿什么来培养孩子呢?

如今特别流行的,就是每个人都在秀自己一年读了多少本书,仿佛一年读不了100本书人生就很失败。但有多少人愿意去读一本自己完全看不懂或者跟自己的领域完全不同的书呢?有多少人真正独立地思考过每一页书、每一个字、每一个道理究竟能怎样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呢?你是否会将相似内容的书横向纵向比较,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思想呢?大部分人都是匆匆地为了读书而读书,从未有过思考。因此读了好多书,读完就忘了,更别说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了。

那么读完一本书该如何思考呢?其实书评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每当有人问我如何能记住自己读过的书的时候,我会经常建议他去写书评,也经常推荐书评群给朋友圈里的人进行约稿。但大多数时候,想要免费要书写书评的人很多,但很多人写不出优质的书评来,不是写得跟书完全没关系,就是把目录名言警句抄了一遍。其实不是不会思考,而是懒得思考,觉得记住几句名言就得了呗,还自己费劲巴拉的想啥?是不是?

我在刚刚毕业的时候每天特别忙,跑得特别快,周围的人都觉得我一定有很大的进步,但我总觉得自己每天都在疲于奔命地往前跑,经常在晚上停下来的时候,想不起来我到底干了什么。那个时候,有个老师跟我讲了“停下思考,是为了更好地奔跑”的道理。

我开始尝试着这样做,每当我有一段时间跑得焦头烂额的时候,都会停下来仔细想一下这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家的做法自己是否认为都是对的;如果我独立处理这件事,我会怎么办,是否跟领导的方法一样;我的差距是什么;哪些地方我没想到;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归纳,就像小时候上学要有个错题本总结一样,总能有平时意想不到的收获。

大多数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特别努力,特别辛苦,特别累,但我们的效率似乎并不高。其实主要是因为缺乏思考。我们疲于奔命地读了很多书,上了很多课,听了很多大咖的演讲,上了很多手机微信的课程,但从来不总结也从来不带任何的回顾。然后呢?我们记住了什么?独立的思考能力,并不仅仅是一定要发表出自己的某种言论和思想,而是一个让自己的大脑总结、思考、归纳以及串联与并联的过程。其实就像小时候上学一样,做了100本练习题,不如把一本书里做错的题目巩固好、分析好。单疲于奔命地往前跑,谁不会呢,但思考会让你明白下一步,你应该往哪个方向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