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舆情(10)
他习文的老师姓邬,是徐斌等人在东境来的人寻摸许久、找到一位也曾在明堂教习过的先生。
小卓要一起上课是提前说好的,辛鸾则是因为要稍稍冷落徐斌,故而点了徐斌的小儿子徐守文来伴读。三个人一动两静,按计划戌时听半个时辰的讲,等先生留下课业,再在钧台宫一边夜宵一边温习半个时辰。
虽然……辛鸾第一天就对这位先生多有不满意。
徐守文和卓吾是不会挑邬先生的毛病的,但是辛鸾毕竟不是他们俩。辛鸾习文不为取士取功名,他有他更深层次的作为主君的需要。
他不满意邬先生,一是因为觉得他没有什么经世致用的技能,二是觉得他没有处理具体事务的智慧,三是觉得他连基本的术数谋略也不会……唯一会的好像就剩下了反复和他强调“以人为本,以德导行”,强行教他圣贤之书,说“治国者推己之善心,行仁政于天下,君主应以德服人,修己治人。”
第二天上课,邬先生的主旨还是这么一套,辛鸾就烦了,心说:你说的东西我难道不知道吗?这么点东西还用你教吗?你的四书五经是能帮着渝都的老百姓吃饭?还是对我眼前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帮助啊?
可辛鸾也知道,他不能强求这个老先生。
毕竟有经天纬地之大才的人物实在是太少了,这样的老师不是街上卖的红薯,哪个摊都能有,随便翻翻就找到。
好在这位邬先生虽然死板了一些,但是博闻强识,极通史料,让他主动传授不行,但是问他问题他解答得很是个样子,第二天辛鸾就跟他聊了聊,换了授课方式,第二日的课程由他选择敲定,邬先生整理好内容再与他来说——这样先生有的放矢,辛鸾也有章可循,师生之间授业听讲尽量保证愉快。
习文辛鸾是可以拿捏老师的,但是习武,他只有被拿捏的份儿。
邹吾的意见是,赤炎是殿下您最重要的兵柄,您和几位将军尤其是要多接触,必要时甚至可以放低姿态,不然到时候这些名将在外,君不信将,将不服君,迟早大乱。
结果就是,辛鸾天下午要抽一个时辰去行营学习兵法和军略。
这一个时辰是巢瑞老将军特地为他安排的,为了效果好,他点了赤炎值得培养的年轻将官和关系户卓吾一起陪着辛鸾上课,授课的是参加过涿鹿之战、狱法山之战的老兵,说起话来声如洪钟,三两句话就可见其身经百战,军谋战略之运用娴熟。
但不巧的是,那个时辰也是午饭后最困的时候。
辛鸾每天本来就很累,上午经常要去坐听朝会,吃饭要和一群人勾心斗角,晚上还要背书背天衍律例,深夜还要找机会去和邹吾幽会,一整天简直像个陀螺一样被来回鞭打,反复蹂躏,所以下午的课程他总是时不时地迷糊着了,再被老将军们一激灵一激灵地吓醒……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十六岁的时候,辛鸾半昏迷中应对老将军的问题应对多了,以至于他二十岁征战天下,在身边无将、需要他定方略的特殊时候,他总能凭直觉选出最佳的策略,说不出什么道理,但是却总能棋胜一招、化险为夷。
巢瑞将军闲暇的时候,也会亲自带他。譬如,让辛鸾化形为凤,老将军亲自跨到辛鸾的背上,带他走一遍山川地貌。
辛鸾:……
辛鸾第一次驼人,真的感觉很不适应,想着巢瑞将军胆子可真够大的,就不怕自己飞不动了把他摔下去。当时的辛鸾还没有什么主君不可侵犯的威严,巢瑞也是无形中认为辛鸾尚幼,出于好心地教授他,没有深思这样会冒犯君威。
两个人都稀里糊涂的。
一个稀里糊涂地学,一个稀里糊涂地教。
渝都所在的风雨之山附近山川地貌复杂,宣余之水、亵江、合川,三江汇流,巢瑞将军就骑在辛鸾的背上,给他点拨山川走势的门道,“行军打仗说来且难且易,山川地貌便是两军下棋的棋盘,如何布兵,如何谴将,不过是在利用这山河间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