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业已铸就无限——悼念巴金

  巴金谢世了。即如巴老这样罕见的长寿百岁的作家谢世,我还是惋叹生命之短促。

  巴金是中国新文学的开山者和奠基人之一。巴金天赋的文学智慧峭拔于整个新文学潮流之中。巴金的作品业已成为中国新文学库存的压山经典,是我们民族可资骄傲的精神财富。以《家》为代表的长篇小说,敏锐、准确而又深刻地揭示出从封建桎梏下走向新生的中国人的心理历程,封建政治封建思想封建道德网织下的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形态之种种,觉醒者冲破这桎梏这网织之痛苦之勇毅,尽管只是一个家族一个家庭,却铸就了一个时代中国人的典型。大的社会变革有历史教科书可循,而人的精神和心理更新复壮的历史性过程,我在巴金的小说里如亲历般地领略感受到了,那座封建老厦倾塌过程里中国男人和女人、老人和青年的呼吸和脉象。在我理解,这就是时代精神,一个特定的至关重要的中国历史大转折时代的精神。参与过这个时代历史性变革的人数以千万计,经历过这个历史性过程的作家也不少,而真正能以小说记录下这个不会重复的历史性变迁的作家巴金,便铸就了不朽。他的作品已经成为这个民族精神复兴复壮的历史过程的最准确最生动也最宏大的声响和映象,无可企代。

  阅读巴金的小说,远远超越了纯粹的文学欣赏的意义,更不是那个时代有闲阶级把酒品茶所可赏心悦目的兴趣性阅读,而是对封建专制封建道德的挑战和呐喊,挟裹着新生世界强大的冲激荡涤的力量,震撼警醒着“铁屋”里一个个麻木的灵魂。我的印象里,那个时代无以数计的青年,就是在读过《家》等小说后,断然与旧世界旧秩序宣告决裂和背叛,寻找新的生活道路,追求人生的新的理想,走上革命道路的。巴金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就是从思想和精神启蒙的意义上达到其不朽的意义的。即使到上世纪60年代初,我读《家》、《春》、《秋》、《雾》、《雨》、《电》等小说时,依然感受到深刻的启示。

  巴金的道德、良知和人格,堪为楷模,高山仰止。他在经历过十年“文革”灾难之后的反省精神,不仅是一个作家自我道德和人格的完善,更是为着一个民族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刻不容缓的责任心。他的《真话集》《随想录》,又一次使谎言鬼话肆虐许久的中国人受到警示。巴老直言不讳地阐明文学创作的意义,“是为着扫除人们心灵里的垃圾”。这对目下的我们所置身的文坛,更具切实的意义,作家不仅不能给生活制造垃圾,而是要荡涤人们心灵里的污秽;作家要扫除别人心灵里的垃圾,首先得涤除自己灵魂世界里的不干净的东西。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作家巴金生命的意义,依他不朽的著作,业已铸就了无限的活力。

  2005.10.21 二府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