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沈戈自己的电影
热闹过后就要说正事了。
凌笳乐来之前他们不是只吃饭喝酒来着,主要还是为了看沈戈的新作。从看完电影到现在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算是沈戈所谓的“观影冷静期”,刚看完电影的兴奋劲儿过去大半,观众冷静下来,见解才能更客观。
沈戈他有些郑重地问几个舍友:“你们觉得怎么样?”
几名舍友坦言说没想到他会把电影拍成这样。
沈戈短促地笑了一声,“哪样?好还是不好?”
几人异口同声:“好!但是——”
还有一个“但是”,“但是”后面通常不是好话,连凌笳乐这个滤镜极厚、盲目信从的头号粉丝都跟着紧张起来。
舍友们对沈戈十分坦诚,没有故意只说好话。简言之,他们几个对这电影都是很喜欢的,看得也十分过瘾,但是觉得别的观众不一定和他们是相同的看法。
老陈因为《晨曦与微光》,对电影行业的了解比普通观众要深一些,他对沈戈说:“我记得你说过这片是类似贺岁片的那种喜剧,但是我们都觉得,你拍出来的效果不像是贺岁片,笑点太少,有限的几个幽默还很黑色幽默,有点冷。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许多地方拍得太隐晦,本来都是很好的细节,但是不一定人人都能看到,要是看不到就等于白拍了?而且有的转折还需要人想一想才能懂,你又不是科幻片,提前告诉观众要带着脑子去看。大家都是捧着爆米花坐到大屏幕前面,随便地看看,然后就发现看不懂了,不知道怎么就发展到这儿了……”
沈戈说:“可要是都拍直白了就太占篇幅了,不能把电影拉太长。”
“但是喜剧元素不够这个点呢?好多人去影院就是为了约女朋友、或者下班以后放松放松,就图个轻松愉悦,看这片子肯定会觉得不够欢快,费脑子不说,还影响心情。现在人时间和金钱都有限,好不容易有个闲、还花了钱,你没让他们看到他们想看的,回头不差评吗?我们刚才也讨论这事来着,不知道你是故意设计成这种偏严肃的,还是中间拍摄的时候出了偏差?”
“是我自己在拍的过程中改变了一些想法。”
其实不是他自己突然改变想法,而是因为凌笳乐。
当时片子完成主体拍摄后,突然闹出赵姓演员吸毒的丑闻,之后又出了一系列的事,导致进度停滞。后来沈戈虽然又拉到些钱,项目可以重启,但是赵姓演员戏份吃重,需要重拍的镜头太多了,而钱,则永远都是不够用的。
那段时间沈戈与梁制片成天算账,精打细算的,凌笳乐随口说了句:“要不就学王导在《挚爱》后半段的处理,不让他露脸不就行了吗?”
一句话让沈戈醍醐灌顶,王序将江路和张松分割开,是因为那时的两人已经离心;而在《艺术家》这部片子里,赵姓演员饰演主角方珏的挚友,最终为了名利背叛了他,和江路与张松的关系有异曲同工之处。
沈戈思索了一整天,觉得这方法可行!他从王序那里学来的好习惯,拍摄期间尽量积累足够的素材。如今他素材充足,足以支撑他在后期剪辑时自由发挥,只需要再补充少量镜头。
只是这样一来,整个片子的氛围就要变了,就不是王序剧本里定下的基调了。他怕自己掌控不住,也怕市场不买他的账。
他做不下决定时就喜欢和凌笳乐煲电话粥,并不是真需要凌笳乐帮他想出对策,而是出于倾诉的需求。
他在视频电话里对凌笳乐说:“这种把人物符号化的处理在别的片子里其实已经有过,比方说《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有《花样年华》,都是比较“闷”的片子,如果不是这种大牌导演,可能会很不讨喜;而且这种处理也很考验技巧……”
凌笳乐此时的观影量已是今非昔比,没事还会翻翻沈戈从学校带回来的教材,他本来在艺术表发方面就是颇具天赋的,沈戈和他说这些,他都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