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 第13节
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13)
上集说了“中国传统的精神”,现在我们来说说“中国传统的品德”。
我个人觉得“中国传统的品德”这个说法不妥,因为“品德”多指个人的品行和德性,比如我们经常听说“这个人品德不好”或者“那个人品德良好”,但很少听说“中国的品德很好”或者“中国的品德不好”的。
也许网友“随便说说”指的是“中国传统美德”,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仍然不妥,因为美德就是美好的品德,所以还是指个人的品行和德性,不过是好的品行和德性而已。
我们的确听到有人说“中国传统美德”,但他们实际上指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严格说来,民族也不是某个具体的人,也不能具备某种品行或德性,所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指中华民族的大多数个人都具备的、而且是世世代代中国人中的大多数都具备的品行和德性,不然就不能代表“中华民族”,也不能叫做“传统”。
这样一说就麻烦了,“大多数人”?多少人算“大多数”?如果真的讲究起来,总得要个百分之八九十才算“大多数”吧?但谁做过这种统计呢?一代一代都统计过?估计谁也没做过,就那么随口一说的。
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当我们想描绘一个人的品德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可说的东西;当我们要总结两个人共同的品德时,可说的就少了很多。甲有的,乙不一定有;乙有的,甲不一定有。如果扩展到三个人,四个人,共同的品德就越来越少了。
所以有人说“两个个人之间的差别大于两个民族之间的差别”,我很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要找到一个民族的共同特点,就得不断抽象,把那些具体的东西层层抽掉,才能找到共同的东西。比如对于一个美国人,你可以说出他很多的特点,亚裔,黄种人,女性,学生,等等,但对于整个美国民族来说,你不能说美国民族都是亚裔,都是黄种人,都是女性,都是学生。这些具体的因素都得抽象掉,不然就不能囊括整个美国民族,到最后大概可以说“美国人是地球人”,那么对于中国人也一样,中国人也是地球人,所以中美两个民族的差异远远小于张三和李四之间的差异。
但我们的确经常听到两个民族之间的比较,比如说美国人爱冒险,中国人则比较安分守己,或者说美国人自信,中国人谦虚,等等。其实这都是一种“脸谱”,英语叫做stereotype,在这里指对某个民族或某类人公式化模式化的描写。
所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实也是一种公式化模式化的脸谱,谁也不知道历代中国人究竟有多少具备那种美德,加之经过层层抽象,大多没有什么具体意义。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勤劳勇敢”这四个字。“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曾经是(仍然是?)个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词儿,提到“中华民族的美德”,大家莫不想到“勤劳勇敢”上去。但仔细想想,却真不知道在说什么,属于“说了等于没说”一类的词。说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就像说中华民族“四肢健全”一样,没有什么实际的表彰意义或者区别意义。
什么叫“勤劳”?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人拉肩扛就叫“勤劳”?机械化生产就不叫“勤劳”?用手洗碗、用手洗衣、以步当车就叫“勤劳”?用洗碗机洗碗、洗衣机洗衣、骑自行车、开汽车就不叫“勤劳”?可见不同的年代对“勤劳”有不同的概念,很难传而统之。
联系到静秋,她受苦受累打零工,并不是因为她爱打零工,而是被生活所迫,如果不打零工她家就能生活下去,她就不会去打零工,这算不算勤劳?如果被生活所迫去挣钱养家是勤劳,哪个民族不勤劳?
上集说了“中国传统的精神”,现在我们来说说“中国传统的品德”。
我个人觉得“中国传统的品德”这个说法不妥,因为“品德”多指个人的品行和德性,比如我们经常听说“这个人品德不好”或者“那个人品德良好”,但很少听说“中国的品德很好”或者“中国的品德不好”的。
也许网友“随便说说”指的是“中国传统美德”,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仍然不妥,因为美德就是美好的品德,所以还是指个人的品行和德性,不过是好的品行和德性而已。
我们的确听到有人说“中国传统美德”,但他们实际上指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严格说来,民族也不是某个具体的人,也不能具备某种品行或德性,所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指中华民族的大多数个人都具备的、而且是世世代代中国人中的大多数都具备的品行和德性,不然就不能代表“中华民族”,也不能叫做“传统”。
这样一说就麻烦了,“大多数人”?多少人算“大多数”?如果真的讲究起来,总得要个百分之八九十才算“大多数”吧?但谁做过这种统计呢?一代一代都统计过?估计谁也没做过,就那么随口一说的。
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当我们想描绘一个人的品德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可说的东西;当我们要总结两个人共同的品德时,可说的就少了很多。甲有的,乙不一定有;乙有的,甲不一定有。如果扩展到三个人,四个人,共同的品德就越来越少了。
所以有人说“两个个人之间的差别大于两个民族之间的差别”,我很赞成这种说法,因为要找到一个民族的共同特点,就得不断抽象,把那些具体的东西层层抽掉,才能找到共同的东西。比如对于一个美国人,你可以说出他很多的特点,亚裔,黄种人,女性,学生,等等,但对于整个美国民族来说,你不能说美国民族都是亚裔,都是黄种人,都是女性,都是学生。这些具体的因素都得抽象掉,不然就不能囊括整个美国民族,到最后大概可以说“美国人是地球人”,那么对于中国人也一样,中国人也是地球人,所以中美两个民族的差异远远小于张三和李四之间的差异。
但我们的确经常听到两个民族之间的比较,比如说美国人爱冒险,中国人则比较安分守己,或者说美国人自信,中国人谦虚,等等。其实这都是一种“脸谱”,英语叫做stereotype,在这里指对某个民族或某类人公式化模式化的描写。
所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实也是一种公式化模式化的脸谱,谁也不知道历代中国人究竟有多少具备那种美德,加之经过层层抽象,大多没有什么具体意义。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勤劳勇敢”这四个字。“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曾经是(仍然是?)个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词儿,提到“中华民族的美德”,大家莫不想到“勤劳勇敢”上去。但仔细想想,却真不知道在说什么,属于“说了等于没说”一类的词。说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就像说中华民族“四肢健全”一样,没有什么实际的表彰意义或者区别意义。
什么叫“勤劳”?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人拉肩扛就叫“勤劳”?机械化生产就不叫“勤劳”?用手洗碗、用手洗衣、以步当车就叫“勤劳”?用洗碗机洗碗、洗衣机洗衣、骑自行车、开汽车就不叫“勤劳”?可见不同的年代对“勤劳”有不同的概念,很难传而统之。
联系到静秋,她受苦受累打零工,并不是因为她爱打零工,而是被生活所迫,如果不打零工她家就能生活下去,她就不会去打零工,这算不算勤劳?如果被生活所迫去挣钱养家是勤劳,哪个民族不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