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 第11节

  认识你,是命运对我的恩赐(11)

  在欧美文学史上,女性形像曾被推崇到一个很高的地位,一个被崇拜被仰慕的地位,女性被当成光明、美好、善良、正义、智慧、慈爱等象征,但在中国文学史上,女性形像就从来没有过这么高的地位。

  也许在实际生活中,中国的女性曾被推到一个“能顶半边天”的高度,但那也只是与男性平起平坐而已,还没有到被崇拜的地步。当今中国的女性是否真的跟男性达到了平起平坐的程度,我不知道,就留给搞社会学的人去研究吧。

  但在中国文学中,真的“能顶半边天”的女性形像很难找到,因为“妇女能顶半边天”是解放后才提出的口号,而解放后至文革结束这几十年间的中国文学,即使不算空白,至少也找不出多少塑造了独特“文学形像”的作品。“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方针政策注定只能产生一些应景的作品,塑造的也是公式化概念化的人物,不能深入人心。

  欧美文学中常把女性当成finersex,fine这个词,作为形容词来用时,在中文里可以有很多对等词,所以finersex很难用一个词或词组来翻译,大意是相对男性来说,女性更纯美,更精细,更少杂质,更敏感,更娇嫩,更富于同情心,等等,等等。

  这个观念,在欧美文学中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从很早的希腊罗马神话中我们就能看出端倪。希腊罗马神话里的神们,凡是男神,掌管的都是那些下力的、卖命的、跑腿的行当,也就是经济基础方面的东西,不那么FINE的东西,比如战神,农神,海神,锻造神等。而女神掌管的则是更靠近精神方面的领域,是那些更FINE的东西,比如爱与美之女神,智慧女神,幸运女神等。

  往后的文艺复兴时期,其文学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对女性的讴歌,对爱情的讴歌,对人性的讴歌。莎士比亚塑造了一系列美丽聪慧敢爱敢恨的女性形像,比如《威尼斯商人》里的鲍西娅,其聪慧程度大大高于剧中所有男角,是该剧的灵魂人物。

  但丁的《神曲》里,有一个女性形像,即圣女彼阿特丽丝,这个人物形像的原型是但丁年轻时一见钟情且一生倾慕的一位女性,名字就叫彼阿特丽丝,他为她写下了一系列抒情诗篇。但不幸的是彼阿特丽丝却与别人结了婚,不久去世。但丁为此悲伤万分,写了很多悼亡诗,把彼阿特丽丝看作是上帝派来拯救他灵魂的天使。他把为彼阿特丽丝写的诗收集在一起,用散文说明每首诗的写作原因,将整个集子取名为《新生》。

  《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传说中地狱是生前作恶多端的人去的地方,天堂当然是好人死后去的地方,而中间的炼狱则有点像劳教场所,犯了轻罪的人死后在那里劳动改造,改造得好,就可以去天堂,改造得不好,恐怕就得在炼狱永远呆下去了。

  《神曲》描绘但丁在大诗人维吉尔的带领下游历地狱与炼狱,然后在彼阿特丽丝的带领下游历天堂的过程。但丁把他平生痛恨的人都发配到地狱里去受苦,即便是他最崇拜的大诗人维吉尔,也只配带领他游历地狱和炼狱两界,而真正能指引他走向光明进入天堂的是彼阿特丽丝,所以女性形像在但丁笔下是象征光明、美好、正义等一系列finer的东西的。

  把一位深深爱慕但不可能得到的女性当成拯救自己灵魂的天使来崇拜,来仰慕,是欧美很多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这位女性可能是别人的妻子,或与自己地位悬殊的女性(比如国王的女儿),或者被囚禁在什么地方需要搭救的女性,总之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那一类,而这个男性忠心耿耿地(很有可能是默默无闻地)爱慕她,保护她,拯救她,倾其身心,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