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寻骨问龙

当我们脚下的这颗水球在约2.51亿年前进入中生代之后不久,恐龙类便从鬼鬼祟祟的小身影快速成长为称霸世界的优势物种。其后经历了三叠纪晚期的萌芽、侏罗纪的繁荣,终于在白垩纪达到了昌盛的顶端。从约1.46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开始,地球历史便经历了又一次极强烈的地质变化,泛大陆(联合古陆)进一步分离及破碎化,各地发生了强烈的海底扩张和频繁的火山活动,大洋缺氧,海平面升高与温室气候形成。

所有这些事件都使得当时的生物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积极面对,以适应不同的环境与气候,这些外部条件对生物的演化有着明显的影响。正因为如此,白垩纪成为古生物学家研究动物演化的绝佳窗口。这个时期的世界各地出现了一些极具特色的生物群,比如活跃在亚洲东北部的热河生物群。在此时期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含鸟类)、翼龙和古哺乳类,乃至昆虫和被子植物等。到了白垩纪晚期,美国地狱溪组地层则发现了一系列著名的恐龙——霸王龙、三角龙、甲龙、鸭嘴龙等,在恐龙时代之巅立下了一面大旗。更令人震惊的是,一场发生在6550万年前的无比巧合的小行星撞击事件,竟然让一个如此繁茂的龙时代戛然而止。

嘲风等人从时空裂隙来到白垩纪,此时地球的温度要比现在温暖得多,就算在两极,也长年稳定在15摄氏度左右。在嘲风的时空探险的第一站,突厥部落的活动区域大约是在今日新疆乌尔禾一带,属于准噶尔盆地。而他们所要面对的,则是白垩纪中晚期生活在这里的各种奇异“怪物”。由于故事发生的“人文”年代背景是中国古代,因此不能按现代古生物体系的命名系统来命名小说中出现的生物,换言之,小说中恐龙们的名字都是我仿照古人的思维一一编造的,以下将为读者们逐一揭晓它们真正的学名和特性。

翘嘴怪鸟便是准噶尔翼龙类(Dsungaripteridae),包括了准噶尔翼龙(Dsungaripterus)、湖翼龙(Noripterus)和枪颌翼龙(Lonchognathosaurus)等。这里要强调的是,翼龙(或称之为飞龙)不是恐龙,只是恐龙的远亲。准噶尔翼龙是“翘嘴怪鸟”中最有代表性的,它的翅膀展开后可达3米,它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头骨顶部至嘴喙中央有一个低矮的骨质脊冠,以及修长并上翘的颌部,适合从滩涂中挑出贝类或甲壳类。颌部的前端没有牙齿,后端有类似臼齿的结构,非常适合压碎贝壳。

出现在古湖边缘的巨龙群属于蜥脚类中的巨龙类(Titanosauria),又称泰坦巨龙类,这个门类囊括了一些地球上最重或者说最庞大的陆地动物,它们将近有30米长,近百吨重。巨龙类在白垩纪的中国广泛分布,新疆也有相应的化石记录,但目前尚未完全描述。

凶神恶煞的帆龙属于棘龙类(Spinosauridae),尚未在新疆发现活动记录,但在中国广西扶绥县、中国河南南阳一带有过记录,结合我在新疆发现的大型肉食龙足迹,这种非常有趣的恐龙可能会在当地活动。棘龙类最明显的特征当然数其背部的帆状物,那其实是由其脊椎上的神经棘构成的,这些帆状物的功能迄今仍然众说纷纭,主流的观点认为这是用来调节体温或同类之间的识别标示。与其他大型掠食性恐龙相比,棘龙类的头骨显得扁且窄,加上满嘴圆锥状牙齿,使得它的脑袋看起来很像鳄鱼。相关的化石证据,比如胃容物,也表明它们确实以鱼类以及一些中小型的恐龙甚至翼龙为食。

小型的恐龙角色,狂龙爪龙分别属于恐爪龙类(Deinonychosauria)中的伤齿龙类(Troodontidae)和驰龙类(Dromaeosauridae)。恐爪龙类是兽脚类恐龙中最著名的演化支之一,它们从侏罗纪中期一直坚挺到白垩纪末期。恐爪龙类全身覆盖羽毛,最著名的特征是后脚第二脚趾有大型、大幅弯曲的镰刀状趾爪,江湖俗称“杀手爪”。当它们行走或奔跑的时候,这个第二趾爪往上后缩、不接触地面。多年来,古生物学家为这个杀手爪的功能想破了头。有理论认为第二趾爪是用来刺伤猎物的武器,或可协助攀爬,钩住大型猎物的身体。也有学者认为,这第二趾爪主要是用来固定住猎物,当它们猎食小型猎物时,会使用脚掌、趾爪将猎物钉在脚下,用体重施压于猎物,再慢慢享用猎物。从目前的化石证据来看,这类恐龙的食性很复杂,很可能是十足的机会主义者,逮到什么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