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种太阳(下)

北非,利比亚殖民地首府,的黎波里

此时此刻,这座始建于古代腓尼基人之手,有着“地中海白色新娘”之称的北非港口城市上空,又升起了一个新的太阳,整座港口城市和附近海域里的船只,都在原子弹爆炸的高温气浪中颤抖、呻吟……

——这场核爆引发的剧烈冲击波,在一瞬间就摧垮了古老的清真寺和天主教堂,把数以万计的阿拉伯人、欧洲侨民和盟军官兵,都一视同仁地埋进了充满辐射的滚烫瓦砾堆。而随之狂飙的致命热浪,又将成千上万的市民炙烤成了黑炭,顺便还点燃了四周的一切可燃物,让这座城市迅速化为了一片熊熊燃烧的火海。

距离原子弹爆心二十多公里之外的马耳他岛以南海域,站在被强制征用为运兵船的法国“诺曼底号”豪华邮轮顶层甲板上,望着远方地平线尽头那一朵冉冉升起、贯穿天地的明亮蘑菇云,驻欧美军总司令,不,现在已经变成了驻非美军总司令的艾森豪威尔上将,不由得摘下了军帽,一脸痛苦地闭上了双眼。

的黎波里港完了,原本驻扎在这里的五千北非英军完了,他刚从南意大利撤到那里的八万美军也完了,还有囤积在的黎波里港的给养物资,尤其是对于现代战争至关重要的二十万吨燃油,统统都完了!

没有了这些维持军队运转的军需物资,他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在荒凉贫瘠的北非沙漠中跟苏联人较量。

——此时的北非几乎是什么都不出产,基本没有工业,粮食也不宽裕,利比亚的油田还没有开发。

如果没有海外输入的巨额物资,想要维持一支现代化军队在这里长期作战,简直是无异于痴心妄想。

雪上加霜的是,在艾森豪威尔上将手中最新收到的电报纸上,还满满地充斥着更多的噩耗:

首先,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侨民爆发起义,占领了首府阿尔及尔,夺取了美军之前囤积在那里的大量军需品和枪械弹药。驻守当地的自由法国部队不是集体倒戈举起了红旗,就是脱了军装拖着枪潜逃回家。而驻扎在阿尔及利亚的英军也是意气消沉,基本是一触即溃,仅仅进行了象征性抵抗,就被起义民族顺利缴械。

如此一来,盟军的北非战线等于是被从中间切断,而盟军控制的北非其余地区,也普遍出现了不稳迹象——没办法,现在天底下只要是看报纸的人都知道,跟着美英盟军站队就要吃核弹……这事儿有谁受得了?

如果是在欧洲,为了躲避核爆轰顶,大城市的居民还可以往乡下疏散。可是在北非这地方,出了城市就是沙漠,你让城里的阿拉伯人和欧洲侨民往哪儿跑?想来想去,为了不被苏联原子弹一发入魂,全家升天,似乎也只能硬着头皮举起反旗,抢在苏联原子弹落到头顶之前,先把美国人和英国佬赶跑再说了。

其次,苏联波罗的海舰队……嗯,现在应该说是苏联大西洋舰队了,在英国投降之后立刻大举出击,派遣了一支包括六艘航母,四艘战列舰和十多艘轻重巡洋舰的庞大特混舰队,绕过整个西欧海岸,直捣北非摩洛哥大西洋沿岸的丹吉尔港,轻易歼灭了驻守当地的少量美军,从南面封锁了直布罗陀海峡。

这一招打过来,顿时就犹如捅了马蜂窝一般,让盟军陷入了巨大的骚动和惶恐之中——因为苏军一旦封锁了直布罗陀海峡,切断了从美国本土到北非战场之间最重要的补给线,就无异于掐住了北非盟军的喉咙。届时,给北非战场上百万盟军运输物资给养的船队,必须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再经过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才能抵达前线……如此漫长的补给线和如此庞大的运输量,即使以美国的实力,也是很难吃得消。

如果不想被活活拖死的话,就必须尽快破局,才能挣得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