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考验
云海禅师是一位得道高僧,带着座下一干弟子在寺中参习佛法。
这一日,一个年轻和尚来到山门,指名要拜云海禅师为师。云海禅师问那和尚为何单单指名自己,那年轻僧人说,自己他日是必定要成佛立祖的,所以自然要找个有道行的高僧为师。
云海禅师很喜欢这个和尚的自信,便想试试他。于是板起脸来,跟那年轻和尚说,自己座下弟子众多,不缺这一个没礼貌的,要他走。
那和尚果然倔强,听了云海禅师的话,不但不走,索性在寺门外跪了下来,这一跪就是三天。云海禅师见他禅心坚定,便收留了他。
那年轻僧人虽然口气甚大,但确实是个有心钻研佛法的,他进寺之后非常用心。每天就是打坐参禅,从不懈怠。
然而,他却并没有得到云海禅师的夸奖,反而受到了很多的刁难。别的学僧去请教问题,云海禅师总是耐心解答,可那学僧去问,则经常被责备。不过那学僧并没有表现出不快,只是默默努力,一味研习。
后来,云海禅师又随便弄了个名义,将那和尚送去了厨房,让他负责一寺众人的饮食。那和尚也没多问,听了云海禅师的话就去了,结果也干得很好。
时间飞速,一晃几年就过去了。这天云海禅师叫人喊来那和尚,跟他说自己并非不喜欢他,而是颇为看好他,之所以如此对他,就是在考验他的耐心,磨练他的心性。云海禅师说,经过这几年的考验,觉得那和尚是个能做些事的人,可是,如果总是待在自己这里,进境定会越来越慢。于是,云海禅师与那和尚做了一个约定,云海禅师给他两封信,分别是写给当世两位得道高僧的。云海禅师说要那和尚到两处云游十年,之后回来继承自己的衣钵、接替自己的位置。
那和尚依然没有言语,而是接了信,离了山门。
十年后,那和尚回来了,果然与之前不同,已经有了大长进。彼时,云海禅师年事已高,见弟子归来,便如前所言,将位置传给了那和尚。那和尚就是后来有名的无界禅师。
禅分很多种,有打坐禅、念经禅、云游禅等。禅师点化弟子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有佛法开释、有行为启示等。很多禅师的教化方式都是别具一格的,有的甚至用木棍打。
那打并不是惩罚,而是考验。禅师扔过来的东西,表面看是木棍,实际是他的衣钵。他要看的是弟子能否接住自己的考验,是否能够接承自己的衣钵。
故事中的和尚,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老师。禅师骂他是考验他的耐心,派他去厨房做事,是培养他的能力。只有有耐心,能做事的人,才能够成大道、担大任。
凡事都不能看表面,而要看根本。别人要我们做事时,不要看那人吩咐时的态度,而要看这件事是否于我们有益。若是于我们有益者,便可当是考验。
面对别人的呵斥,也不要一味反抗,先要明白对方的意思,然后再想办法应对。如果真是恶意的,反驳回去便好。若是嫌我们还不够好,那便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