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更要做
唐朝以前,我国所有佛经不多,而且多半是译本,少有原本,为了开阔眼界,解开更多的困惑,唐朝玄奘法师决定到佛教文化的中心——天竺(今印度)的那烂陀寺去求取真经。
决定之后,玄奘法师便开始着手准备:他先向长安的印度僧人学习梵文,然后跟在丝绸之路上往来的商人了解沿途国家的最新情况,之后到长安城外走步爬山、强身健体,最后,便是寻找同行的僧人。他认为,到佛国朝圣是每个僧人梦寐以求的,何求无伴?可是问遍了长安所有的寺庙以及在那儿挂单的外地僧人,响应者寥寥。
公元627年,唐太宗改年号为贞观。这一年,玄奘几次上书朝廷,请求出关,结果都未获批准。其他僧人一个个都打退堂鼓,他们劝玄奘再等等,说不定朝廷过段时间就会取消出关的禁令,但玄奘心急如焚,他一天也等不下去了。于是,他偷偷出了长安,独自一人踏上了取经路,这一去,就是十七年。
在天竺,玄奘法师向多位高僧学习佛经,因学识渊博而名扬全天竺,被当地大乘教徒誉为“大乘天”,被小乘教徒誉为“解脱天”。公元645年,玄奘法师回到长安,他所带回的经像舍利等有数百件,其中除佛像及佛舍利150粒之外,共请回佛经梵文原典520箧657部。一年后,由玄奘法师口述、弟子辩机记录的十二卷的《大唐西域记》成书了,译经院也建立起来。随后,玄奘法师开始了他的译经工作,一生共翻译经书75部,1335卷。
玄奘法师在佛界颇有盛名,民间对他也是推崇有加,后来更是有人将他取经的经历写成小说,就是著名的《西游记》。
玄奘法师之所以有如此成就,就在于他有一颗坚决的求真之心,同时也有着即刻出发的行动精神。大多数人都是有所求的,在内心给自己制订目标,给自己划定梦想,却少有实现的可能。不是那目标太过虚幻,而是缺少去做的勇气。
很多人都会夜半深思,觉得自己的生命中错过了很多美好的东西,也会下定决心,从明天开始便去追求梦想。可是一觉醒来,一切都成泡影,昨夜所发的誓言早已经忘到了脑后,再也想不起了,于是依然如昨天一样,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想要有所成,不光要有目标,更是要有行动的魄力。目标就好比是数字零,而行动则是一,如果没有这个一的存在,不管堆积多少零,始终是什么都没有。只有将这个一置身于零的前面,这数字才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