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谁炮制了“隆美尔神话”

斯大林格勒战役作为“二战”历史上的转折点是任何人也无法否认的。西方一些人却想方设法试图“淡化”它,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便是一个典型例子。这本书的英文是The Second World War,即“第二次世界大战”,顾名思义,它是一部全景记述“二战”的作品。但在记述1942至1943年5月战争进程的第四卷“命运的关键”中,洋洋45章竟无一章以斯大林格勒为标题。当然,书中也曾提到那场战役,但只占4页篇幅,据说还是因为协助他写作的一位助手坚持才加进去的,而记述由轴心国司令埃尔温·隆美尔指挥的阿拉曼战役却用了15页。漓江出版社1991年以《不需要的战争》为名出版该书“精选本”,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与阿拉曼战役组合为一章,以“扭转失败:中途岛、阿拉曼、斯大林格勒”为题,目的便是要强调阿拉曼战役的重要,选编者的确领会了原作者的意图。

相比两次战役的双方兵力、武器装备和伤亡人数,阿拉曼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相差甚远。通常所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指的是从1942年8月23日德军抵达斯大林格勒城郊开始攻城,一直到1943年2月2日德军投降,历时五个多月的战争。而英军获胜的阿拉曼战役实际上是指1942年10月23日至11月3日的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历时仅11天。此前第一次阿拉曼战役(1942年7月1日至31日)打成消耗战,以转入僵持状态结束,谈不上胜负。

1942年春,俄罗斯大地解冻便于部队作战以后,希特勒确信英美不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他可以全力投入苏联战场,于是发起以“蓝色行动”(Unternehmen Blau或Fall Blau)为代号的大规模战略进攻,主要进攻方向在苏联南部,那里是苏联主要的小麦、玉米、油料、甜菜等农作物产区,更重要的是那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极其丰富。“二战”爆发时,战争已经离不开石油,而石油一直是希特勒的“阿喀琉斯之踵”。德国是一个包括石油、铁矿石在内大多数矿产资源都很贫乏的国家,严重依靠进口。铁矿石主要进口自瑞典北部基鲁纳铁矿(Kiruna),那是苏联以外整个欧洲最大的铁矿,而石油战前主要从美国、委内瑞拉和伊朗进口。1938年,德国消耗的石油尚有约三分之一产自国内,到1941年末国内石油资源便已消耗殆尽,而且也不可能再从美国、委内瑞拉和伊朗进口,主要来源只剩下罗马尼亚。迫于形势,德国不得不大力发展合成汽油工业。濒临里海的巴库是苏联最重要的石油产地,1942年产量为2,400万吨,占苏联总产量的80%;高加索地区邻近黑海的迈科普和邻近里海的格罗兹尼也是重要石油产地,占苏联总产量的10%。德国若夺取这些油田,既可以满足德国的需要,又可以截断苏联的石油供应,战略意义不言自明。

华西列夫斯基在其于1973年出版的回忆录《毕生的事业》中写道,1940年8月至1941年2月基里尔·梅列茨科夫(1897—1968)担任苏军总参谋长期间,曾经对纳粹德国可能发动的入侵进行讨论,以制订抗击计划。斯大林认为德国会把主力放在西南部,首先夺取苏联最富饶的工业区、原料产地和农业区,不会把主力放在东普鲁士与苏联边界。他没有想到后来希特勒会兵分三路从北到南全线同时发动进攻,并且中路投入兵力最多最强,和拿破仑一样把夺取莫斯科当作主要目标。正是在这一点上,希特勒犯了一个也许是最严重的错误。因为即使夺取了莫斯科,苏联也有能力继续抵抗下去,而一旦失去富饶的工业区、原料产地和农业区,尤其是失去巴库和高加索的石油,那就无异于陷入灭顶之灾。反过来,对于具有强大工业基础和雄厚科学技术实力的德国,得到它们也就从根本上消除了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