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 恐慌的局面
在攻击航母的同时,同时对列城以及斯利那加动手,目的是为了混乱敌人最高层的判断。对于徐景哲而言,这也是今后情报工作的重中之重。
此时印度与中国正在两条主要的控制线上对峙着,但是印度投入的兵力并不对等,其在西线投入了50万大军,而在东方的几个邦只有10多万人,且有很大比例的“国民军”;这种局面,大致上说明了印度决策层对战争可能发生地域的严重误判。总的来说,这是过去半年时间内,中国情报部门的重大胜利。当然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也有印度方面,一厢情愿的因素在起作用。本质上讲,印度人更担心克什米尔被突破,这里距离伊斯兰堡一山之隔,更要紧的是,距离恒河平原以及印度河平原交界处的新德里只有数百公里,且居高临下。1962年,中国军队在藏南的前锋所致最远处,距离提斯普尔尚有距离,远远未能触动印度防御的实质,而在阿克赛钦的雷霆反击,却差点迫使印度政府迁离首都。那一仗,至今另印度人记忆犹新,他们害怕北方的军队从高原一路杀将下来。事实上,很长时间呢,只有帕斯阿德注意到,中国在阿克赛钦周边没有领土要求,只有战略要求,所以那个地方不可能是首轮攻击的锋芒所指,即使受到攻击,那很可能也只是前置性的佯攻。
所以帕斯阿德更加注意提斯普尔的防御,这使得他与印度当局在深层的战略问题上,很难取得一致;陆军的年轻将领经常诟病帕斯阿德的一点,就是他花太多的钱组建山地师和连绵的碉堡上,而这些都更倾向于防御。对于林淮生或者别的中国参谋军官而言,如何将更多的印度山地师吸引到西线,是一个难题,而且在帕斯阿德仍然在任时是无解的着眼于藏南,就必须小心利用敌人的误判。可以预计,在东线的攻击得手后,敌人极可能陷入调度失灵、首尾难顾的境地。而那时,利用西线居高临下的天然地利,转偏师为正军,直接会师攻击北方邦,直捣其政治经济中心,是巩固胜局的必然选择。没有强硬的后手,战争也极难收场,毕竟印度海军在印度洋上拥有实质性的能力;彻底摧毁印度政府冒险的冲动,则必须建立在摧毁其主要军事潜力的基础上。
阿萨姆周边各邦并非印度政府肘腋之地,或者说核心利益,只有在面临国家存亡的关头,卡汗才可能面对这样的现实。林淮生很清楚,着一些列复杂操作的要点在于,对目标打击的轻重缓急不能搞错,而敌人的防节奏必须打乱。
除了靠一些障眼法来加深印度对中国军队主攻方向的误判之外,徐景哲手里最后的一张王牌,就是那根长线;到目前为止,这条线向印度情报局输送的情报虽常有延误,弹还没有错误的,如果中国内部的内奸无法及时挖出来,那么总有一天,查曼会受到两份截然不同的情报。徐景哲只能希望,查曼届时能更加倾向于自己的这条线。
辛卡汗刚刚挂断美国国务卿的电话,就被一群人搀扶进了地下会议室。在这多事的夜里,新德里防空司令部,因为雷达操作失误,刚刚拉响了一次警报,虽然已经解除了警报,但是此刻全城正人心惶惶。街上久久没有散去的人们聚集起来,就多变的局势各抒己见起来,航母被击沉的消息很快就在互联网上传播了开来,毕竟她在离河口不远的地方,烧成了一片火,想要隐瞒是不可能的。当然这期间是否有中国的网络势力在煽风点火,则没有人知道。
总理府接到警报,中国军队可能会发射几枚能够直接命中总理府的弹道导弹,而防空司令部的能提供的提前预警相对局促。卡汗走进闹哄哄的会议室时,用力甩掉了搀扶的护士,坚持自己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