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九边献俘

“哦?何事你宋老还做不得主?”军械所又发明出一大杀器,刘鸿渐的心情明显好多了。

“是咱们的纺纱厂,纺纱厂内三百台新式纺纱机已经投入生产,日产棉纱两万余斤。

且咱们的棉纱不仅产量高还稳定,棉纱粗细均匀、质量上乘,引来不少周边府县行商的青睐。

他们皆想包揽咱们棉纱厂的售卖权,其中以嘉定伯周奎最是积极,他不但想包下咱们的生意,还想购买咱们的纺纱机……”

虽然知道刘鸿渐肯定不会同意,但宋应星还是如实汇报,毕竟周奎乃是国丈,一般人还真惹不起。

“周奎那个老匹夫,吝啬的周扒皮,葛朗台转世,严监生的祖师爷,还有脸找本侯做生意?

不卖!那个老杂毛若敢刁难,让他来找本侯,看本侯不弄死他!

棉纱生意不用找其他人,去联络山西的顾大通,让他选得力人手负责此事。”刘鸿渐三言两语间下了定论。

棉纱这东西是硬通货,好的棉纱肯定是不愁卖的,而这伯爵纺纱机比西方早问世整整一个世纪,刘鸿渐暂时也并未打算公之于众。

自己可以信得过的商人并不多,能在国难时散尽家资,顾大通绝对算一个,既然如此,有好差事,当然应该选自己人。

眼见天气转暖,也不知顾大通那边的煤炭生意做的怎么样了!

“哦对了,眼下已经到了开春时节,暖棚的土豆、红薯如何了?”刘鸿渐问道。

除了战事,这两种作物的推广也是关乎大明社稷。

“大人,土豆和红薯的培育是门下的两个儿子在负责,听二人说这几日便要交付给各皇庄的管事。”宋应星道。

虽然他对农事也有研究,但一心不能二用,自从进了军械所,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军需上。

而他的两个儿子宋士慧、宋士意反而对农事颇有造诣。

刘鸿渐还是有点不放心,还专门骑马去了暖棚查验,结果看到暖棚内红薯秧子绿油油的蔓出去好长,才终于放下心来。

一排排的暖棚几乎遍布西山的一角,如此多的暖棚需要的人手必然也是海量,但这年头最不缺的便是廉价劳动力。

宋士慧二兄弟仅以包饭食这一待遇,便从附近皇庄征集来数千种地的好手。

这些作物也是他们日后要种植的,两个小宋正好又借机培训出了不少懂行的,这些人在今后都将成为土豆、红薯推广的骨干。

红薯这东西不仅果实可以吃,就是这红薯叶子也是可以直接做菜,秧子也可以喂养牲畜,简直一身都是宝。

刘鸿渐折腾了半日正好腹中空空,便直接让军械所的厨子下了个小灶。

手榴弹研制成功即将量产,遂发枪、纸壳弹产量稳步提供,纺纱厂也要开始盈利,刘鸿渐心情自然不错。

一盘绿油油的红薯叶子,一盘小炒肉,一壶烧酒,刘鸿渐与宋应星吃的不亦乐乎。

“老爷,兵部的人找您。”牛大棒槌端着个大海碗一边吃着菜,一边从屋子外面走来。

“兵部的人找本侯作甚?咋的找人都找到这儿了?”刘鸿渐喝下一口酒,头痛道。

“老爷,您还是宣辽督师呢!”牛大棒槌提醒道。

“去去去,让他等会儿!”刘鸿渐挥手示意。

又重新交代了一下日后军械所的事项,特别是新作物的推广,刘鸿渐才匆匆的从军械所离去。

待到得兵部,兵部尚书李邦华早已等候多时。

“侯爷,三千营参将吴炳豪和陆海波自边关前来献俘,如今已到达安定门外,本官不敢妄自做决定,想问问侯爷这些俘虏该当如何处置。”

自从刘鸿渐任了督师,全权负责九边战事后,他这兵部尚书反倒闲了下来,与户部一样反倒成了边军的保姆,所做的一切不过是运送补给、保证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