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读书信、任务
京中给贾环的书信,不仅仅有自江南来的家书,还有京中的师长们写来的信。
“塞外苦寒,前月吾友梅宗贯自瓜州来信,言道近两三年来日益体衰,而长子明治学问止步,欲使入沙州府学就读,却苦无门路。当年之事,子玉心中有数。子玉今为西域文坛盟主,吾为老友厚颜相求……”
书桌边,贾环用镇纸压着来自国子监祭酒魏翰林的书信,提着毛笔在方砚中舔墨,左手轻轻的揉揉眉心,微微苦笑。
梅宗贯,即是前梅翰林,表字宗贯。因为雍治十三年的乙卯科舞弊案中被他“反杀”,贬哈密卫中一小吏:在仓库大使手下做事。其妻、子悉数跟着他到哈密卫中。
迁户籍于此。长子梅用卿(表字明治)和薛宝琴的婚事,亦是因此事做废。否则,大脸宝娶谁,还要折腾。
梅翰林由高高在上的翰林,被贬做小吏,仕途自是尽毁。像阳明子、徐阶那样的牛人是少数。他的儿子并没有被剥夺科举资格,但是,想要进府学学习,很难。谁会帮一个犯了错的翰林办事?
敦煌这里,书院并不盛行。只有江南、京城之地才盛行书院。朝廷的县学、州学,依旧是士子们读书的第一选择。名校效应,大抵如此。
按照贾环的脾气,他是不屑于搞什么“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把戏。凯撒就是死在他所饶恕的人的刀下。
但是,魏翰林特意自京中来信,他如何能不卖这个面子?
贾环想了想,心里叹口气,提笔给府学的魏教谕写信。魏先生是大师兄的岳父,待他不薄。以魏先生那执拗的脾气,肯低头求人,不知道心里做了多少思想斗争。让魏先生欠一个人情,很难啊!
或许,梅用卿这个素未谋面的童生,将来会给他造成一些麻烦、困扰。但相比较之下,他心中更看重和魏先生的交情!
同时,功利一些想:国子监祭酒(从四品)的人情,有什么份量?
国子监祭酒为小九卿之一。处在这个位置的官员,往上走,不是谋求外放一任,而是直接求取六部侍郎,成为庙堂高官。特别是翰林出身的官员,这条升迁路线,阻力极小。
当年徐阶便是任过此职。
……
……
处理完这件事,贾环继续阅读着山长等人的来信。从这些信件的字里行间中,他感受到京城的政治风暴正在酝酿。
西域这里大胜,局面大为改观,雍治天子或许是又懒了,或许是人老了精力不济。将朝政大事,托付给领班军机大臣、建极殿大学士大学士华墨。
华墨和工部尚书纪兴生的斗争越发的激烈。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闽党领袖纪尚书和华墨争权夺利。
而从士林的角度看,这是君子与小人的斗争。华大学士为人贪婪好财,逢迎上意,政治水平平庸,治国理政才干不足。朝堂上的有识之士,极为不满。
雍治十七年,漕工再次叛乱,京师震动,就是明证。
贾环反复的“咀嚼”着山长、卫阳、纪鸣、许英朗等人的书信,在书房中走动着,打开窗户,感受着冷冽的寒冬。心里轻轻的叹口气!
他不看好纪尚书!
就算华墨政治水平烂的和杨国忠一样,他的地位一样不会有问题。根子在雍治天子身上。
而以纪尚书的水平,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但,其一,他和华墨有旧怨。上次,他和纪尚书联手,协助纪尚书脱身。这一次,华大学士恐怕不会轻易放过。
其二,所谓正人君子的旗帜人物,纪尚书只怕也是被反华墨的力量架到火上的。众望所归嘛!
贾环坐下来,在书信中,翻出学生宁澄给他写的信,开始回信。宁澄报喜:因吴王极得天子信任,永清郡主被册封为公主!封号还是永清!
贾环给宁澄回信,在信的未尾看似随意的带了一笔:闻永清公主与纪小娘子交好。三姐姐念之。欲邀请其参加后年她的婚礼。